你是怎麼幫植物澆水的?應該是規律地澆上少許水吧。假設室內植物一個月需要十公升的水,如果第一天你就將十公升的水全部倒進花盆裡,效果便會適得其反。這麼多水,土壤可能無法完全吸收,於是水會從盆子裡流出來,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根部甚至會腐爛。然而,我們往往採用這種方式學習:盡可能快速地灌進訊息。
我們雖然不會發生根部腐爛的後果,但一大部分的訊息卻滿溢出來,根本無法吸收,而留下來的訊息我們也沒有時間有條理地消化處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能脫離資訊氾濫的苦海,忘掉這一切,我們反而會萬分慶幸,怪不得考試過後許多人便「腦袋空空」,我們不僅甩掉知識,也甩掉惱人的學習壓力。但這麼一來,也就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了。
「間隔效應」讓學習更有效率
因此,學習時絕對需要休息,這在學界稱為「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我們對間隔效應的理解已有相當的歷史,這種觀點最早在一百三十年前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提出,之後並由許多實驗證實。類似於我們為植物澆水:如果考試在一個月後舉行,而你有十個小時的準備時間,那麼以每星期學習兩個半小時效果較佳,而不是在考試前一天一口氣複習十個小時,因為神經細胞需要一些時間調適刺激。
在此提供各位一個好建議:每兩次學習之後應該休息多久,要視什麼時候考試而定。大體說來以一:五的比例為佳,也就是以從現在起到需要使用訊息時有多少時間為準,而休息時間的長短以總時間的10 至20%最理想。如果你希望十天後還能記住所學的內容,那麼就該安排一、兩天的休息時間。而如果想在一年後還能記住學習的內容,則休息時間加起來,最多可達兩個月。
休息能幫助我們將「訊息」整理成「概念」
看來,休息似乎挺不錯的。但休息也有助於我們運用所學,將所學轉用到新的情境上嗎?對此有人做過研究,研究人員為心理學系學生提供,大多數受試者未曾學過的氣象學基礎課程。其中一組學生要在上過課的隔天,將重要氣象學訊息再複習一遍,另一組則是在八天後才再次複習課程內容,而兩組都是在三十五天後接受測驗。結果八天後才複習的那一組,記住的課程內容較多(因為他們遵守前面提到的一:五法則)。此外,在將所學的資訊運用在之前尚未遇過的新問題上時(例如雲的新型態),八天後才復習的一組的表現也較佳。由此看來,休息顯然有助於我們將訊息整理成為概念。
解釋間隔效應的理論五花八門,而休息能帶來這麼好的效果,也許是因為這種刻意中斷也改變了我們所處的環境。將訊息分配成幾天吸收的人,很可能也在不同的情境下學習(有時在吃東西,有時陽光普照,有時在學習前聽了一首歌,有時日落),而學習時的環境越多樣,我們越能將所學應用在新的環境下,這種概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最強腦力:德國冠軍腦科學家實證的數位時代大腦學習法
作者:漢寧.貝克 Henning Beck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1.03.04
還在死記硬背、刻苦用功嗎?
其實你只需要學習→聰明使用大腦
★德國亞馬遜通識教育、學習工具書類暢銷書 購書去
作者簡介
漢寧.貝克 Henning Beck
德國圖賓根大學細胞與分子神經科學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Cellular & Molecular Neuroscience)博士,現任職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定期在德國《商業週刊》(WirtschaftsWoche)與《GEO月刊》發表有關大腦研究和創造力等主題的文章,或巡迴演講。著有《打破大腦偽科學》(Hirnrissig,2018)與《犯錯很有用》(Irren ist nützlich,暫譯,2017)。2012年參加「科學大滿貫」(Science-Slam)比賽,以「加快你的思維」(Speed up your mind)為主題,在十分鐘的簡短演說中,以風趣、易懂的獨特風格,最終贏得德國冠軍。
責任編輯:温克強
核稿編輯:張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