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攻遊客、甚至招攬「不走進博物館的人」,暑假各大博物館花招盡出──故宮南院舉辦實境解謎,玩家在多寶格迷宮挑戰密室逃脫;台南奇美博物館開放夜宿,在羅丹沉思者、動物標本旁入睡,上演台版「博物館驚魂夜」……客製化體驗,讓博物館變得更潮、更好玩。

8月奇美博物館將首度舉辦夜宿活動,號召玩家扮演寶藏獵人,依照線索穿梭展廳,破解名畫背後的秘密,更首度開放「禁區」頂樓花園讓玩家吃宵夜、欣賞夜景。7月一上線,如同搶演唱會門票。「共兩場次,一分鐘就賣完。我們接到很多電話詢問:是網站當機嗎?」夜宿活動主辦人蔡海廣說。奇美緊急再加開一場,仍然「秒殺」。

「從開館第一年,我們就認為有朝一日一定要舉辦夜宿,」奇美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王邦珍說,「博物館屬室內、有冷氣、又擁有歷史館藏,場景布置根本所向無敵,是不是很像電影《博物館驚魂夜》?」

其實,他們準備了5年。這個負責推廣活動的小組共9人,平均年齡約40歲出頭。他們跨出博物館,四處挑戰近10場密室逃脫、實境解謎遊戲,連電影《國家寶藏》、綜藝節目《綜藝玩很大》都成為研究題材。

看展變解謎 上演台版「達文西密碼」

2018年,奇美展示教育組開始與實境解謎團隊「聚樂邦」合作,開發適合在館內進行的體驗活動。一方擅長設計遊戲、一方擅長文史知識,同時進行田野調查,串起藏品與推理任務,並測試行進動線。去年推出實境遊戲「穹頂計畫」,一個遊戲包、一台能上網的手機,不需工作人員,玩家就能在館內解謎。

這個獨家實境遊戲首刷500盒,原預計販售兩年,結果開賣3個月內即售罄,創下聚樂邦遊戲銷售最快速度。「過去許多年輕人是因為校外教學才來,只是走馬看花,」王邦珍說,「我們嘗試用創新手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主動走進、進而喜歡上博物館。」

想要搶攻年輕族群的,還有台灣最「老牌」博物館故宮。除了實境解謎,今年秋天也將舉辦定向運動(編按:仰賴地圖、指北針與導航技巧,在未知地形空間移動的運動),以故宮為中心,結合周邊衛理女中、至善國中等地點,串連館內文物故事,玩家闖關打卡。

「這批玩家可能喜歡露營、戶外運動,和平常文青、喜歡文藝的觀眾來自不同領域,」故宮教育展資處教育推廣科科長康綉蘭說,「如何找到和年輕人溝通的語言或工具,串起連結,是我們的挑戰。」

奇美博物館「小小實習生」體驗營帶領孩子體驗博物館幕後工作。(來源:奇美博物館)

這些勾引年輕人的花招,有用嗎?根據奇美博物館調查,參與「穹頂計畫」的玩家中,85%表示有高度意願參觀博物館,88%願意再訪。有趣的是,參觀奇美的訪客年齡層大宗落在25至45歲,但「穹頂計畫」玩家約四成為18至25歲,把博物館變年輕了。

「博物館開始思考,用傳統教育方式詮釋文物,觀眾不見得會埋單;這些創新手法是體驗經濟的延伸,先吸引觀眾走進博物館,接著產生興趣,願意再訪。」政大商學院副教授、國際博物館協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秘書長張瑜倩表示,「博物館不是只有觀展、學習才去的地方,而應是生活的場域。」

她提醒,這些體驗最終還是要回歸知識、教育內涵,並以維護展品安全與其他觀眾看展品質為前提。而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好玩的事情,將持續在博物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