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慮過嗎?我想沒有人不焦慮,只是或多或少罷了。長時間焦慮,會讓人變得暴躁憤怒。但Disney+有一部神奇的劇——《大熊餐廳》,故事十分暴躁、大量輸出焦慮感。它生猛喧鬧,時刻有著一觸即發的情緒,卻總是在最後輕輕展示著溫柔,讓觀眾看完後盡情釋放情緒。

故事混亂、狂暴,看完卻讓人感到療癒

主角卡米一頭亂髮,有著一張盡顯生活支離破碎的臉。他經營一家名叫The Beef的牛肉三明治餐廳,The Beef餐廳一團糟,入不敷出、瀕臨破產,廚房內場員工的咆哮聲聲入耳。整部劇像高壓鍋一樣緊繃,看得觀眾都快窒息。

也許10分鐘不到就讓觀眾喘不過氣,但《大熊餐廳》目的就在此,用卡米的焦慮引起觀眾共鳴,再輕輕的接住你的焦慮。無需逃避、無需隱藏,只需要跟著劇中角色一起走下去,就會發現劇的盡頭是一片溫柔。

餐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是個以義大利家族為主體,接納許多異鄉人的地方。每個人都同時在講話,就像吵架一樣,大聲就對了!

很多時候,我不覺得在看一個故事,因為很多設定太真實,就像身邊的人和你分享過的經歷,這些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卻被「疲憊感」填滿了生活。

就像是「一時之間,所有事都突然襲來,怎麼辦?」沒辦法,只能一件事、一件事處理。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這是生活常態,「問題總是接著問題而來」 ,你知道改變時常發生,但混亂狀態讓你從來沒想過事情會往好處走。

但《大熊餐館》要說的是,其實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也有過擊垮你一切的失敗經歷;人到中年依然渾渾噩噩,覺得自己太老無法接觸新東西;如果你只想謀個生計,在一家店打工度日。

那麼,看《大熊餐館》的你,會發現劇中世界過度真實。而隨著故事發展,原來在每次經歷苦痛後的放下,會讓生活中的失控時刻越來越少,你能掌控的事物越來越多。

原來這一切,是讓你逐步接近井然有序的生活,而且每天都比昨天更進步一點。

有血有肉的角色們,交織串起飽滿故事

我很喜歡劇中的幾個片段:

卡米和老同學克萊爾在超市偶遇。一個長期被負面情緒纏身的人,應該無法跟偶遇同學產生任何積極對話,但兩人對話意外順利。這時,編劇卻並未讓兩人繼續順利發展 ,反而讓卡米故意說錯電話號碼的最後一個數字。作為一場註定讓人心碎的戲,它的設計很自然、卻有張力。

甜點師傅馬可斯被派去哥本哈根進修。在整部焦慮感爆棚的故事,看著馬可斯在早晨獨自處理食材,練習將薄片塞進布丁、一次又一次,這個片段安靜得像睡一場好覺。

教導馬可斯的英國老師盧卡,曾以為自己是最棒的廚師,直到在一間餐廳遇到技術更好、速度更快的競爭對手,心裡變得反倒輕鬆不少。至少知道誰是第一名了,只要試著追隨那個人,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是一種莫大成就感。

他說道:「我覺得到了某個階段,重點就不在於技能,而在於敞開心胸:對世界、對自己、對其他人。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製作技術特別高超,或是有很多特別華麗的技巧,而是因為靈感來源很豐富。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在廚房裡鑽研細節,卻沒有留足夠的時間到外面走走看看⋯⋯你懂吧?」

在焦慮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往好的方向走

我很喜歡劇裡面的角色,有血有肉且真實。導演拿捏節奏的功力深厚,總在主角們失控、要被生活暴揍一頓時 ,巧妙亮出「他其實人不錯」的人設。

有的集數讓人血壓暴漲,有的集數能讓人內心平靜。劇中的節奏就像現實生活,隨時會發生各種突發狀況。「怎麼辦?只能硬頭皮解決再說。」 

《大熊餐館》適合自己在嚴重內耗時來觀賞,看著看著就能被以毒攻毒。整個故事往好的方向發展,從一開始「好想一把火燒了餐廳」,一路變成「我們一定能拿米其林星星」的信念。

慢慢行動、甩開焦慮和頹靡,偶爾昂揚鬥志、時而無比崩潰。這樣的故事真是太好看了,也讓我好想吃上一口牛肉三明治。

*本文獲「小憩」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作者簡介_小憩

小憩

現任平面設計師,同時獨立經營人生觀察評論粉專《小憩》,從映畫、本冊、音樂觀點出發,雜文書寫任何關於休憩的重要。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