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理想的辦公建築

辦公大樓就是「企業的家」,所以,辦公大樓是「企業」被發明以後才開始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的一種建築形式。企業的歷史是從早期的家庭手工業而開始的,當時,走路是主要的交通方式,那是一個有女商販會挨家挨戶上門兜售生活用品的時代,難以聚集眾多消費者,因此市場規模並不大。

大部分小規模家庭手工業的辦公地點是與住宅結合在一起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京都的建築結構:商店座落在街道上,商店後方是家庭工廠,商店的二樓則是店主的家。因為短短的一條街道上有許多商店要開設,所以每個店家的店面寬度狹窄,取而代之的是向後發展成狹長狀,並與隔壁的建築物緊貼,構成該城市的特殊結構。

後來,蒸氣火車的發明帶來了巨大改變。蒸氣火車允許人類以更快的速度進行遠距移動,對商人來說,則是能夠將自家商品銷至更遠的地方。於是,許多企業快速地壯大了規模。十九世紀後半葉,電梯的發明使都市高密度化,從此之後,就算不使用馬車或火車,商人的周圍也多了許多願意購買自家商品的客戶。對企業家來說,這代表空間結構變得更有利了。

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國家軍事力量以外,就屬全球性的跨國企業最有影響力了。跨國企業會為自己打造總部辦公大樓,就像過去身為最高權位者的帝王或教皇會為自己打造皇宮或教堂一樣。

仔細研究的話,我們會發現世界各地的辦公大樓具有非常多種形式,有些企業喜歡低矮而寬廣的建築,有些企業則偏好摩天大樓。接下來,我們將探討辦公大樓在建築層面上會為企業文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高樓式辦公建築

辦公大樓最常見的形式就是高樓式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紐約、曾經是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部的「克萊斯勒大廈」,它完工於1930 年,雖然11 個月後就將世界第一高樓的美名讓給了「帝國大廈」,但克萊斯勒大廈的頂端是建造當時所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註1.),直到今天都被認為是全紐約最美麗的大樓頂端樣式。

克萊斯勒大廈。

要是沒有鋼鐵與電梯,這種高層建築設計便無法成真。每當我們看著高聳入雲的辦公大樓,心底總會升起一股敬畏之情,因為每棟高樓都是由人們將笨重的建築材料運到上面並建造而成的,那是很辛苦的工作。所以,高樓能夠使人感受到企業的力量。不過,高樓式辦公建築被分為許多層,有礙內部溝通,會是一大缺點。

不過,企業建造自己的辦公大樓仍是有優點的,其中之一就是使員工們聚在一起、交流想法,並產生協同效應。基於這個理由,臉書與蘋果等頂尖IT 企業仍是以辦公室作為上班地點,而非允許在家上班。但是,在高樓式辦公建築裡,員工只能透過電梯在樓與樓之間移動。搭乘電梯是一種非連續性的空間體驗,我們總要在電梯到達以前先等待一陣子,接著步入那個狹小的空間、把自己關在裡面,等到電梯門再次被開啟之後,再走出去,並不是一種非常令人愉快的經驗。

所以,不同樓層員工之間的交流只會減少,企業團隊精神也難以被凝聚。第一章裡提過,有研究指出,相較於住在高樓裡的人,住在一、兩層樓的獨棟住宅裡的人所擁有的朋友多了三倍,也擁有較強烈的社區意識。

一般來說,如果企業總部是在高樓式辦公建築裡,其團隊精神會比較難以被培養出來,但倫敦的「勞埃德大廈」與香港的「滙豐總行大廈」卻解決了這種高樓的缺點。

挑空式辦公建築

上述兩棟金融企業總部大樓與一般高樓有所不同。一般高樓的中間位置設有電梯「服務核」(core)(註2.),建築的四周則有窗戶可供眺望。但是,這兩棟建築的空間規劃卻完全相反,雖是高樓,其電梯服務核卻分布在外牆上,建築中央則有一個挑空的「虛空間」(void)(註3.),使每一層樓的平面圖都呈現中央挖空的「口」字形。如此一來,不同樓層之間的人就能夠看見彼此。

「勞埃德大廈」內部,代表性的挑空式辦公建築。

例如,在十樓辦公的員工能夠在自己的位置上,隔著室內的中庭(atrium)(註4.) 看見對面八∼十二樓的員工。位於建築中央的垂直空間能夠將所有樓層都串連在一起,有助於凝聚企業團隊精神。這種讓員工能夠看見彼此的大型辦公空間會為組織文化帶來影響,彷彿所有人都圍坐在餐桌旁、是面對面用餐的家人一樣,往往能夠創造出更深厚的感情。

羅馬帝國的競技場也利用了這項原理。羅馬帝國每征服一個地區,就會在當地建造競技場這種圓形的建築,競技場的圓形構造使內部觀眾能夠看見彼此,其目的是要讓所有觀眾在觀看角鬥士競技的同時,也凝聚為一個共同體。

勞埃德大廈與滙豐總行大廈這兩棟企業大樓的建築形式十分良好,其外觀能夠強調企業的存在,內部則能夠增進團結。如果說這種「挑空式辦公建築」彷彿是所有人圍坐在餐桌四周、一同用餐的話,其他較常見、在建築中央設有電梯服務核的辦公大樓則像是所有人都背對背吃飯一樣。

不過,挑空式辦公建築並非對所有人都是好的,下班時,任何人都可能被其他員工看到,會是一項缺點。如果主管的座位處於較高樓層,則下屬的許多行為時常會被監視,因此職等較低的員工可能比較不喜歡。所以,上下位階分明的公司可能不適合這種建築形式,但任何想打造出創意環境的公司,都值得考慮這種類型的辦公建築。

如果勞埃德大廈那種完全呈現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令人感到壓迫的話,也有其他折衷的形式。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位於首爾市龍山區的總部大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是筆者認為韓國目前最出色的辦公建築。這棟建築的中央適時地設有戶外中庭,形成一個貫通的空間,增加員工的團隊精神。

「愛茉莉太平洋總部」室外造景,另一種形式的挑空式辦公建築。

此外,其內部辦公空間也很適當地被分散,讓不同樓層的員工難以看見彼此下班。而玻璃窗外的垂直遮陽板(louver)除了能夠擋住直射陽光以外,也能夠適時地保護辦公室內部的隱私。至於這棟建築的樓梯,並不是那種被牆壁包圍、封閉式的逃生樓梯,而是在各樓層平面中央設置室內開放式樓梯,好讓樓層之間的來往順暢。

低矮式辦公建築

一般來說,辦公大樓因為座落於高密度的城市裡,不可免地會被設計為高樓。但在某些情況下,有些辦公大樓卻是低矮的建築,技術導向的IT企業大樓即為此類型,代表案例是蘋果、臉書與谷歌,這三家著名IT企業的總部大樓都是低矮式的結構。從建築的觀點來看,愈是處於高樓層的人,愈能夠減少自身的曝光度,又能夠俯視他人,代表自己握有了權力。因此,傳統企業大多偏好高樓式辦公建築,讓董事長辦公室高高在上。

但是,員工相對年輕的IT企業比較偏好在結構上強調水平溝通的低矮式辦公建築,再者,上述IT企業三巨頭都位於美國加州矽谷。相反地,加州時常發生地震,且處於沙漠地帶,土地遼闊,所以沒造就出高密度的高樓城市。肇因於上述地理條件,洛杉磯的城市外觀就像個荷包蛋一樣、向四周擴散出去,每天早晚各一次的通勤尖峰時間所造成的交通大亂是非常有名的。地震頻發的背景因素,加上年輕新創公司的組織文化,共同促進了低矮式辦公建築的誕生。

低矮式辦公建築的結構只要不是有中心點、呈現放射狀的形式,其每一處所擁有的權力位階都是相等的。不過,它也是有缺點的。低矮式辦公建築看起來雖然兼具自由與創造力,但它的高度並不高,所以很難為從遠方眺望的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由於這種建築往往座落在發展較為低密度的地區內,因此也難以利用城市裡的其他設施。紐約克萊斯勒大廈的員工只要步出門外,就能利用整座城市,把城市當成一個校園一樣;低矮式辦公建築的員工則只能在大樓內部尋找使用資源。

現在的蘋果公司總部。

蘋果公司總部面向中庭的立面改造提案。

註:
1. 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1910 ∼ 1930 年代源自於西歐、以法國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一種裝飾風格。與新藝術(Art Nouveau)不同,喜歡反覆運用基本形狀、zigzag 等幾何圖案。
2. 服務核(core):貫穿每一層樓、能夠集中周圍動線的建築設施,一般是指電梯、樓梯、玄關等垂直空間。
3. 虛空間(void):大型廳堂或餐廳等內部結構挑空的虛的空間。
4. 中庭(atrium):以前用來指古羅馬住宅裡的大廳(hall)式內院,現代則用來指旅館、企業大樓或其他大型建築裡以玻璃作為天花板的一個室內空間。

書籍簡介

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어디서 살 것인가

作者: 俞炫準
譯者: 邱麟翔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9/07/05

作者簡介

俞炫準

  韓國弘益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俞炫準建築師事務所(Hyunjoon Yoo Architects)代表人,亦為美國建築師。曾於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韓國延世大學研讀建築,以優異成績自哈佛畢業後,於國際著名建築師理查・麥爾事務所精進實務。2010年曾擔任麻省理工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員與客座教授。獲得2017年芝加哥Athenaeum建築獎、德國Design Award、亞洲建築家協會建築獎、亞洲Cityscape Award、首爾市建築獎、2013年度最佳七大建築、2013年金壽根Preview Award建築獎、美國CNN電視台15 Seoul’s Architectural Wonders、2010年大韓民國空間文化大獎總統獎、2009年新銳建築師獎等30多個國內外建築獎項。

  曾參與2010年韓國現代建築作家17人亞洲展上海展、2011年韓國現代建築作家16人亞洲展橫濱展、2015年墨爾本大學邀請韓國現代建築作家展。曾擔任青瓦台建築翻新顧問、大韓民國建築大展評審、威尼斯雙年展韓國館副理事長等要職。旅美時期的建築作品有「165 Charles Street Apartments, New York」等,2005年返國後的主要建築作品有「韓國青雲大學圖書館」、「主題動物園ZooZoo」、「江北三星醫院綜合診療中心」、「古里核電廠新大樓」、「Floating House」、「MUG Hakdong別墅」、「雙達里住宅」、「青年就業中心/社會企業開發中心」等。

  秉持著「優良的建築是要與業主一同創造出來」的想法,致力於向大眾傳播通俗易懂的建築學知識。參與過韓國電視節目,並撰寫《朝鮮日報》、《中央Sunday》、《每日經濟》專欄。於弘益大學開設的通識課程「現代建築的流變」,獲韓國政府KMOOC計畫選定製作為線上課程,並譯成多國語言、開放給全世界使用。著作也廣受好評,《城市如何運作》(暫譯)曾被作家評審群選為2015年度四大書籍之一。

責任編輯:梁喆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