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點其實是我媽媽以前的菜園,她種的兩棵梅樹還在那裡。」和陳醫師信步走在素園,他一邊說一邊指著身旁的兩棵樹,樹旁種植了無數種蔬菜。

台灣最有名的「小鎮醫生」陳錦煌這幾年以「素園」為基地,透過「社會處方箋」理念,積極推動以「健康社區生活共同體」為基底的共生社區。

「在這裡,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老有所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希望讓每個人來到這裡都可以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和角色。」

陳醫師說,素園雖然是長照醫事C據點(編按:指在社區內的長照服務據點,提供健康促進、關懷訪視、共餐等服務,讓失能者和亞健康長者,在社區內能就近取得長期照顧。),但招收的對象完全不受限於政府規定。當初他把媽媽的菜園捐出來,就是希望這裡可以變成社區長輩的第二個家,大家以「家人」的方式共處。

「如果按照政府的照顧邏輯,長輩會因為他們的身體功能和條件被送到不同的照顧場域,甚至被關在家裡或送到機構;但在新港,我們希望用素園邀請長輩走出來,這裡有生活可以自理的長輩,也有失智者,還有好幾位坐著輪椅、身體功能受限的長者。他們不是來這裡被照顧的,而是來這裡互相作伴,一起生活。

例如阿嬤一走進來先量血壓,感覺上是個被照顧者,但量完血壓後,她們都不會閒著,每個人都會自動的去找自己能幫忙的事,「整理菜園、打掃環境,就算是坐輪椅行動不方便的人,也會坐著幫忙整理午餐要用的青菜。而且這裡不是只有長輩,也有發展遲緩的『寶貝』、身障朋友、新住民姊妹⋯⋯我們不用『照顧』這個字眼,而是希望大家在這裡都能貢獻一己之力。」

新住民幫忙整理「素園」。(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陳醫師說,傳統農村社會本來都是互相照顧,但過去五十多年來社會發展變遷,家庭功能萎縮,才有越來越多老老照顧、獨居、孤獨死等問題,「我們看日本很多這樣的問題,其實台灣也是。」

「老有所用」是傳統農村社會的美德,農夫只有做不動的時候,沒有退休的時候,因此可以勞作,日起有功,對務農者的身心靈健康和自我價值的體現非常重要。

與其叫他們來這裡上課,不如把這裡的環境變成他們有事可做的地方,例如鼓勵他們來種菜,長輩們就會很樂意來這裡。

「因此我都跟長輩說,素園就是你家,希望來這裡的人把這裡當成他們在社區的家,這樣其他參加者就是家人,雖然不是親子、沒有血緣,大家還是一家人,才能發揮家庭的功效。」

「我們這裡每天都有快50人參與,一半以上的經費是自籌。很多子女看到他們的父母在這裡的生活樣貌,身心狀態都有進步,覺得很感恩就自動捐款給我們,這是主要的經費來源。」

素園背後的支持單位是成立於2015年的扶緣服務協會,最早是由新港文教基金會社服組的志工們所成立,「2019年我結合了扶緣協會、文教基金會和素園3股力量,服務經濟弱勢者、失能失智者、身心障礙者,另外也協助新住民。」

素園另一重要社會處方:用有意義、有尊嚴的方式,盡可能陪伴長輩到人生最後一刻

自從素園成立之後,這裡就成了很多長輩每天一定要報到的地方,「我們曾經有位93歲的爺爺,本來只能一個人關在家裡,一有狀況就用救護車送進醫院,後來兒子輾轉聽到素園,就把他帶來這裡。結果他每天坐計程車來,和大家共餐互動。原本不愛說話的他,只要和人提到當年打八二三砲戰的經過就變得很有精神,眼神發亮,大家也聽得很開心。」

「在他過世之前2年,他天天來素園『上班』,他過世後,兒子來跟我們說,很感謝有素園,讓父親人生的最後2年過得很幸福。」

「盡可能照顧到最後一刻」是素園的精神,只要長輩願意來,他們都盡量接受,「其他參與者也都願意一起包容和陪伴,因為這才是家人啊!」

他提到另一位吳麗容老師,她和先生都是退休老師,長期在基金會擔任志工,兩人每天都到素園,「後來她的糖尿病和失智日益嚴重,什麼都忘了,但她還記得我,會跟我打招呼。照顧她最吃力的部分是她有大小便失禁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在家裡照顧,肯定會弄得心力交瘁。」

行醫半世紀看盡醫療有極限,透過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等方式,推動社會處方箋

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始於英國,是為了補充公醫制度造成的效能不彰而開始的一種具醫療效果的社區參與,目前發展到全世界二十幾個國家。

「社會處方」的定義如下:一種屬於個人自願性的社區參與,可滿足「身、心、靈、社會」全面性需求以達最安適狀態來促進健康。

推動社會處方箋是陳醫師行醫近50年,每天看診中得出的結果。「我自己是醫生也是病人,看到太多狀況,知道儘管醫療工具不斷進步,但醫療也有極限,很多的情況真的是沒有藥醫,或不是用藥醫。」

他這幾年積極推動社會處方,甚至在診所開設「社會處方門診」,希望針對「社區裡既存影響健康的非醫療因素」,集結各種資源,和患者一起找出可能的個人化解方。

陳錦煌醫師。(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期待新港的「社會處方」形成可學習的模式,裨益其他社區

陳醫師認為社會處方箋包含兩大要素:holistic (整合性)+ personalized(個人化),因此了解每一個人獨特的狀態和需求非常重要。

「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開對處方。」他也強調,社會處方箋是一個輔助性的做法,「我們要先確定患者的疾病診斷,是否已接受有效的醫療介入。然後患者身、心、靈、社會4面向仍然無法完全療癒,再透過實證醫學來了解提供什麼社會處方最有效,而不是一開始就過分強調社會處方箋的醫療效果,這樣反而可能延誤適當治療的時機。」

他也很憂心近年來有些不肖商人利用大家對於這個處方的不理解,打著「社會處方」的名義來販賣保健食品或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服務,利用大量廣告或網路創造聲量得到注目,民眾盲目的接受,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多年來積極投入社區工作,讓陳醫師比起其他醫師,更可以看到非醫療手段介入對於患者可能產生的助益與療效。他也據此導出了幾個結論:

1.解決社區中既存影響健康的非醫療因素,是社會處方箋推動的重要目的。這些因素包括:經濟弱勢、種族或性別等先天的不平等,以及環境、文化、生活習性等所造成醫療的不平等。

2.社會處方要有療效,需建立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上。換句話說,不是說只參觀一次博物館、美術館就能治癒你的恐慌或憂慮,參觀博物館必須可以轉換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長久累積後才會有醫療的效果。

3.社會處方箋要和需求者一起設計、產出,且越早給療效越好。這是為什麼英國很重視社會處方箋需連結到需求者所生活的社區。

4.加強相關人員包括社區醫師、社區護理師和社會處方箋「社區服務連結者」等的訓練。幫助他們了解哪些人?哪些病?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需要提供社會處方箋,以及開出哪些處方箋較有效?

5.台灣若沒有政府政策提出及資源投入,以及百姓觀念改變,推動社會處方箋幾乎不可能!

他也提出了推動社會處方箋面臨的挑戰:

1.台灣的社會、文化、經濟、環境、民主落實和就醫習慣等,和英國大不相同,推動社會處方箋很難直接引進英國做法。

2.在一個喜歡打針吃藥、相信藥到病除、吃X補X的社會,「社會處方」會被大眾接受嗎?

3.當健康食品廣告充斥電視頻道,健保給付論量計酬、醫療行為重治療輕預防;健保俗擱大碗,百性看病像逛夜市,有誰了解「社會處方」的健康意涵?有誰需要「社會處方」? 

不管是社會處方箋,或是共生社區,對於工作人員來說都是很新的觀念,所以陳醫生不但每天去素園和長輩對話觀察,也固定每週一次和跨專業團隊開會,透過個案進行討論,分享新觀念和照顧心法,讓大家可以慢慢的理解進而接受。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

書籍簡介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

作者:楊寧茵、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8/27

作者簡介

楊寧茵(Deborah Yang)

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旅居美國矽谷多年,曾服務於科技新創產業,負責全球市場行銷,也曾在臺美兩地擔任媒體記者。2013年因協助臺灣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在美國上映,成功將臺灣高齡樂活的形象推向美國主流社會,進而投身銀髮新創領域。目前以高齡觀察家暨特派員的身分,持續走訪世界各地,透過國際連結、跨域整合,觀察並分享人類在長壽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著有:《全球銀力時代:從荷蘭「終身公寓」到「失智農場」,從日本「上錯菜餐廳」到「葵照護」革命,從英國「共生社區」到台灣「不老夢想館」,熟齡族才是未來社會的銀色資產!》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有感於臺灣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於1995年成立,並隨著社會型態不斷改變下,從健康老化、優質照顧、經濟安全、自我實現、友善環境、人才育成六大面向,建構超過40項的服務,積極回應長輩需求。除關懷服務獨居、弱勢、失能長者外,從2007年舉辦「不老騎士」摩托車環島活動後,迄今持續推動多元長者圓夢計畫,並於2019年開始推動共生社區,藉由持續推動各項方案與倡議,提供長者安心、精彩的老後生活,「一起道老,精彩美好」!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