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你的心理健康密碼!

隨著心理健康議題漸漸受到重視,民眾對於心理與精神疾病的接受度比以往高出很多,越來越多民眾願意面對、主動尋求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協助,嘗試以不同角度釐清自身情緒與壓力、理性看待問題,進而舒緩與治癒心理與精神疾病。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建議從兩個面向著手:首先是為自己的情緒排毒,透過每天寫日記的方式與自己對話、讓情緒有一個宣洩的管道,不會持續累積而後大爆發、影響心理健康,若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無法走出的迴圈,可即時向心理師尋求協助;其次是觀察身體狀況,因為,心理與身體健康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當心理出現問題,身體也會有徵兆,如頭痛與失眠等,平時可以從呼吸(短吸長吐)、拉筋、伸展等方式減輕身體的不適、進而舒緩心理狀態。

上述建議與「2024 國泰人壽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的調查結果相呼應:面對疾病風險,民眾的首要心理對策是「會觀察身體變化並保持警惕」,顯示身心健康環環相扣。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建議民眾須適時的為自己的情緒排毒、讓情緒有一個宣洩的管道


「2024 國泰人壽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除調查民眾面對疾病風險採取的對策,更進一步探討疾病風險準備度,調查結果顯示,民眾的心理準備度最高,其次則是身體準備度、財務準備度,對此,蘇予昕提醒:「有別於其他疾病,心理健康的標準是很模糊的,不可能『出現紅字』,因此,有可能過度樂觀、鬆懈,讓一點一滴的情緒逐漸累積、轉換成化學分子,最終爆發、影響自己與周遭的親朋好友,想要避免這個狀況發生,定期的情緒排毒跟察覺身體狀態十分重要,是及早發現心理與精神疾病、進而防範於未然的關鍵。」

疾病照護者的心理健康備受考驗,建議從三面向舒緩

根據「2024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內容,面對疾病風險,52% 的台灣民眾最擔心生病後無法照護家人,對此,蘇予昕提出新的看法:「照護者更需要擔憂心理健康問題,因為,其不僅承載了兩個人(疾病者與照護者)的情緒,也很容易將罹病者的恢復狀況視為自己的成就來源、因為罹病者的狀況沒有改善而不斷自責,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為避免照護責任轉變成心理牢籠,蘇予昕提出三個建議:首先是劃定界線,不要讓罹病者的需求凌駕於照護者之上,因為,有界線才會有好關係、才能持續提供照護;其次是鍛鍊接納的能力、不要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的迴圈。

蘇予昕舉例說明:「看到心愛的人為疾病痛苦時,照護者很容易陷入,他/她這麼痛苦,我卻什麼都不能做,為什麼會這樣?我該怎麼辦?導致罹病者與照護者都很不好受,這個時候,照護者可以練習對自己說:『心愛的人正在為疾病感到痛苦,雖然無能為力,但我可以在這裡陪著他/她。』…從實際案例來看,接納現況的傷害最小,有助於穩定雙方身心理狀態。」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升溝通與表達的能力。蘇予昕表示:「學會劃定界線與練習接納後,還要嘗試把感受系統化的講出來、不要讓它造成或影響其他情緒,如焦慮等,讓罹病者與照護者的關係可以更穩定而正向的發展。」

總的來說,儘管心理與精神疾病不像身體疾病有清楚的紅字警戒,但在政府、學校、相關協會的推廣下,民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度正逐步提升,佐以正確觀念與行為即可增強心理防禦力,更好因應自身乃至親友的疾病風險。

閱讀更多:https://b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24/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