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超商老三」萊爾富的經營團隊,在被光泉汪家賣給聯邦投資五百天之後,首次正式露面,分享這一年多來的成績單。
二○二三年底,鮮乳大廠光泉將經營三十幾年、也是台灣唯一一家純本土超商的萊爾富,賣給原先就持股三分之一的聯邦投資,其背後老闆正是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
成立:1989年
董事長:李文明
總經理:郭純宜
主要產品:便利商店
成績單:2024年營收約272億元,年增超過10%
地位:台灣第3大超商
由於萊爾富長期虧損,疫情期間更是重創,再加上台灣超商戰局大勢底定,當時統一超跟全家便利商店合計市占率已逾七成,因此光泉決定退出,市場並不意外。而聯邦銀行接手的原因,外界則推測是金融業需要通路做為具體場景,就像富邦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玉山與全家合作推出全盈支付一樣,當時擁有一千五百家門市的萊爾富,算是很能互補的標的。
金融資源加持擴店拚行銷
外界最好奇的是:有了金融業的龐大資源挹注,他們究竟要怎麼把萊爾富做起來?
事實上,細數台灣四大超商,另外三家都已有明確定位。
統一超是零售業霸主,坐擁約五成市占率,更享有統一集團資源,以及由星巴克、康是美、時代百貨等多個品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