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公司在短短5年內,營收翻了近50倍來到百億,怎麼做到的?

伊雲谷,這間成立不到10年的公司,是台灣營收成長最亮眼的企業之一,2020年、2021年曾2度被《金融時報》選進「亞太區高成長企業」,並都是台灣第一。

它最主要業務是雲端代管服務,也就是國際雲端大廠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拓展各個新市場時,會由伊雲谷這類業者扮演類似代理商的角色,開拓在地客戶。

「AWS像建設公司,伊雲谷就是物業公司,把客戶需求全部滿足,」該公司執行長蔡佳宏比喻,亞馬遜提供雲端平台,就像蓋好毛胚屋,之後,客戶該如何使用雲端上的各種服務應用,怎麼串接到自家的基礎架構、系統、既有服務等,則都由他們負責。

其中,亞馬遜則是它最大原廠,目前該公司超過8成營收都跟他們有關。

但,這並不是獨門生意,光是台灣,提供類似服務的業者便不在少數,但只有伊雲谷如此高速成長,他們憑什麼殺出重圍?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產品經理朱師右觀察,這間公司勝出的重點之一,是他們早就不將市場局限於台灣,及早布局全球。

「出海,決定我們的生意有多大。」蔡佳宏表示。

從約6年前出海至今,他們已插旗約10個國家地區,即使疫情期間也未放緩,增設了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團隊。目前,該公司雲端服務營收有7成來自海外。

出海並不容易,考驗跨國管理能耐。而這家高度倚賴海外市場的公司,採取的卻是低度管理模式,更值得探究。

他們不僅沒有派任何一個總部員工去海外管理,在各國從主管到基層聘用的全是當地人,就連在台灣的董事長、執行長與總經理等核心團隊,至今除了曾親自拜訪菲律賓與香港,跟跨國團隊都是遠距交流,連面試也線上進行,「我們跟很多地方主管都還是網友,」伊雲谷雲端事業單位總經理林儀笑說。

低度管理背後,除了數字管理,定期檢視海外團隊業績,更是因為他們共享同樣一套企業文化,將「亞馬遜的14條領導原則」,落實在每項討論中。

重視客戶勝過對手、勇於質疑決策⋯⋯一張表看懂亞馬遜14條領導原則
(圖表製作者:陳慈晏)

並且,跨國團隊的每位成員,不分職級,KPI都與上述原則連動,因為每位成員都是「領導者」,為自己的任務負責。

林儀舉例,像平常開會或在群組上討論事情時,過程中同事間的討論可能就會出現14條原則,比如「你這樣做就是沒有符合Customer Obsession(顧客至上)」。

同時,更透過制度與考核來形塑文化。每位成員的KPI與升遷,都跟是否符合該文化準則綁在一起,與量化指標並重。

文化考核時,員工要列舉出一個例子,說明自己平時的工作如何符合14條領導原則。

例如,一名同事要敘述自己在何種專案、企畫下,自己的任務內容以及目標是什麼,運用專業能力、合作技巧等,做了什麼樣的事情達成預期結果。總結來說,要敘述自己的作為與結果,符合哪一條領導原則。

雖然蔡佳宏也坦言,這樣的管理方式仍有其風險,進到新的海外市場時,如果一開始的主事者並不理解亞馬遜文化,後續也無法認同、融入,「團隊可能半年、一年都廢掉。」

過去,伊雲谷領先之處是技術底蘊較深、出海時間較早,但現在,許多競爭者也都積極出海,他們將在海外市場面臨更激烈競爭。

迥異於台灣企業習慣嚴密的製造業式管理,生意都在雲上的它,試圖運用一套準則,建立跨國團隊的企業文化,讓思維成為管理的基石,用不一樣的方法,走出一條高速成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