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今年的WWDC 2024非常好看。以下是一些非技術層面的心得,著重於理解在這一切的背後Apple的想法為何。
WWDC 2024展示了蘋果3個用來鞏固生態系與市場定位的關鍵:連貫(Continuity)、智慧(Intelligence),以及隱私(Privacy)。
連貫:蘋果產品大艦隊
首先是連貫,這是一切的基礎,指的是近年來蘋果在軟體更新上的一個核心訴求:打通蘋果產品生態,例如通用剪貼簿、通用控制中心,以及蘋果Vision Pro中的Mac投影。
今年我認為同等重磅的更新,是macOS Sequoia 新推出的「iPhone鏡像」(iPhone mirroring)。這不是傳統的畫面投影,而是讓人在 Mac 上直接操控自己的 iPhone。這個功能甚至整合了iPhone的通知。我立即能想到的是,再也不用額外登入Mac版的LINE了。
另一個強調的連貫是遊戲(Gaming),發表會上甚至用了「一個擁有1億台裝置的大遊戲平台」這樣的說法,背後有賴架構趨於一致的蘋果晶片家族,以及Metal 3與Game Porting Toolkit 2等開發工具上的進化。
當人們提到蘋果生態系,心中想的是「許多使用場景中都有蘋果裝置」。桌上擺的是Mac,口袋裡的是iPhone,沙發上的是iPad,手上戴的是Apple Watch。這些裝置在問世時都相對獨立,如今透過軟、硬體構築的連貫性,已逐漸形成一股真實的拉力:吸引人們加入,也防止人們離開。
智慧:進可攻退可守
在此之上,「智慧」這個蘋果的第二個關鍵、也是今年發表會的焦點,才能發揮莫大影響力。
Apple Intelligence的看點很多,發表會中展示的應用也五花八門(包括看起來大幅升級的Siri),我覺得有3個切入點。
第一,蘋果強調「應用」。OpenAI、微軟、Google 的發表會總有「AI為主,應用為輔」的味道,在他們的敘事中,AI的目標是全能助手,將會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只是在還沒成為完人前,需要其他應用的支援。
蘋果不是,它把焦點擺在應用本身,尤其是基於使用者資料而能給出的「個人化」互動體驗。同時,蘋果本次也很強調新的開發工具,不論是Sirikit或Apple Intents,目標都是要讓開發者的應用與蘋果生態系結合得更緊密。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我想還是跟商業模式比較有關。
第二,蘋果強調「終端運算」。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是一個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的公司,我想在內部,許多(不敢說所有)創新與策略可能都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如何回饋本業」。
因此,在系統架構上,蘋果強調它的AI根基是跑在終端裝置上的小模型,以及在終端設備上建立的語意索引(Semantic index)。只有在判斷任務需要的算力超過本機能力時,才會去請求蘋果的私有雲協助運算。
第三,蘋果強調「可擴展」。與早年iPhone的策略一致。在蘋果沒有地圖服務前,他們樂於讓Google Map成為預設應用;在蘋果沒有搜尋引擎的時候,他們樂於讓出價最高者成為預設選項。
因此,蘋果不僅公布OpenAI為第一個合作夥伴,將呼叫GPT-4o模型的功能內建到Apple Intelligence架構,還公告未來將會增加各種新的模型。當大型語言模型(LLM)彼此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小時,從商業角度而言,時間似乎站在掌握使用者的場景與流程這一方。
隱私:持續擴大與其他科技巨頭的定位差異
最後,來到蘋果的第三個關鍵:「隱私」。這是蘋果近年來持續實踐的市場定位策略,本次發表會甚至直接點名其他雲服務在隱私安全上並不可靠。
蘋果終端設備(尤其是iPhone)在隱私安全上的著墨已廣為人知,因此今年發表會都在強調其Apple Intelligence私有雲架構,如何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因為這是蘋果少見必須大規模的透過雲服務來協助使用者執行任務。
蘋果官方的安全研究blog,最近發表一篇關於其私有雲運算架構的簡介,相當值得一讀。該篇文章提到,要打造一個注重使用者隱私的劃時代私有雲運算服務,必須具備以下5個要件:
- 在使用者資料上進行無狀態運算(Stateless computation),也就是資料不得以任何形式保留。
- 確保私有雲運算的節點是安全的,包括使用代碼簽名、獨立位址,將初始請求隔離開來等技術。
- 禁止任何訪問特權,包括沒有遠端shell、沒有開發者模式,甚至沒有通用的日誌紀錄。
- 杜絕成為攻擊目標的可能性,包括從硬體製造的上游就開始防護。
- 可驗證的透明度,允許資安研究人員去驗證每個私有雲運算節點上跑的軟體。
其中第五點非常的激進,也是其他擁有公有雲事業的科技巨頭不容易跟進的設計。
總結
如一開始所說,我認為WWDC 2024相當精彩,也認為接下來將是「成為蘋果使用者」最具吸引力的開端,甚至也會是蘋果生態系進一步升級、強固的開端。
我特別有感的是AI的價值決勝點逐漸從「模型強不強」走向「具備哪些獨特資料」。身為一個消費性電子公司,蘋果深知這裡說的獨特資料,就是使用者的資料。
當使用者在越多場景使用蘋果裝置,且因為跨裝置的連貫性,而更加離不開蘋果生態系時,使用者就會留下越多資料。
當蘋果裝置上有越多資料、能建立更完整的語意索引、執行更複雜的跨應用行為時,蘋果帶來的智慧就越強。
當使用者越深度黏著蘋果生態系時,對隱私與安全的意識就會越高,從而使蘋果的市場定位(及產生的價值)更顯著。
*本文獲「Manny YH Li」同意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Manny Li 曼報
《曼報》主筆。
平常是個上班族,下班後的興趣是寫電子報跟錄podcast。
訂閱《曼報》,與30,000+人一起探索科技與商業創新:https://manny-li.com/subscribe/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陳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