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苗栗竹南外海的湛藍海域,一座座挑高逾百米的「白色風車」林立,這些正是海能風電設置的離岸風機,自去年第四季正式營運以來,不斷竭力為我們在海上馭風生電。目前,47 座風機已成功併網,總裝置容量達 376 MW,全年總發電量逾 1300 GWh,每年可減少 64.5 萬公噸碳排放量、為台灣 38 萬戶家庭帶來潔淨電力。

作為二階風場首位商轉營運的風能前行者,海能的風場平均容量利用率達 40%,風力強盛季節則可達 60%,穩定地為台灣供應再生能源。

海能風電營運滿周年,寫下國內離岸風電邁入運維(O&M)階段的重要里程碑。

國際級人才共組海能台灣隊,教學相長加速在地傳承

自專案啟動以來,海能風電積極將國際專業團隊引進台灣,任職離岸風電領域近 20 年的 Kevin Tyrens,即遠從英國赴任海能風電環境安全衛生經理。他指出,海能成員來自包括風機、海事、電機等多元背景和不同領域,在過去一年,持續透過實務營運與專業培訓,展現出卓越的整合能力。國際人才不僅將豐沛經驗傳承予在地團隊,雙方更是教學相長、齊力維持風場運作。

Kevin Tyrens 表示,海能目標將運維重責完全交付給在地團隊,「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建立一支本土化的團隊,同時持續以最高的國際安全標準執行運維工作。台灣同事的學習與成長速度極快,我很有信心,如今的海能團隊到全球任一個風場,都能成功達成任務。」

出身風機技師的海能營運經理柯利鴻指出,過去的工作著重在完善風機保養,在加入海能後,得以參與風場的整體運作,包含與台電溝通調度電網、派遣船隻運送運維技師於狹長的風場南北端穿梭作業,「從水下基礎設施到陸域變電站,每一個項目都需要團隊細心管理,才能確保乾淨能源順利送進台灣電網。在海能的最近這一年,讓我對風電行業有了全新的視角。」

安全第一!風場營運先行者,穩定接招自然環境挑戰

「安全是海能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在訪談中,海能團隊的每位成員皆多次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我們需要確保每個人都能確實且安全地完成工作,」Kevin Tyrens 指出,安全標準放諸四海皆大同小異,但因應台灣天然災害頻仍的特性,風場必須更謹慎應對環安衛的風險管理,不僅要做好自身準備,還要成為全世界風場的模範,「我們想用行動告訴大家,我們可以應對極為艱鉅的挑戰。」

海能因應台灣天然災害頻仍特性,風場須謹慎應對環安衛風險管理,從自身準備做起,進而成為世界模範。


由於離岸風電在台灣屬新興產業,很難找到成熟的承包商合作。為了解決這項難題,海能投入大量專業培訓,並透過充分溝通與沙盤推演,確認所有運營步驟都符合在地法規,並實時監測與回報;「即便是最小的細節,我們也會仔細檢討,因為問題往往源自於微小的疏漏。」

今年 7 月,海能即攜手交通部航港局、經濟部能源署、內政部空勤總隊、海委會海巡署、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等多個政府單位,完成全台首次離岸風機吊掛救援演練,透過官民合作,模擬事故現場,為特殊救援情境風險預先把關。

海能風電攜手政府單位,完成全台首次離岸風機吊掛救援演練,為特殊救援情境風險預先把關。


「天氣與海況是風場維護過程的最大挑戰。」海能風電維護經理金內雄表示,海能風場設計充分考慮地理位置與可能遭遇的極端氣候條件,例如針對颱風,設計為可承受 50 年一遇的極端風速。針對台灣位處地震帶的特性,則比照 475 年一遇的地震強度規劃。

除了日常運維比照國際標準,若遇天災,海能將啟動特殊檢查與預防措施。例如今年四月以來,台灣經歷強震與多場颱風,海能仍成功維持電力生產輸送,沒有造成任何人物資源損傷。金內雄表示,海能在過去一年已完成所有 47 支風機的水上基礎檢查,並採用創新的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 檢查方式,以提升運維效率並降低成本。

二十年的在地承諾:深化參與,以多元行動為台灣環境永續發電

風場造福全台用電,面對開發到運維過程帶來的影響,海能風電更積極思考如何創造正向回饋。對此,政府關係與許可經理張智傑表示,「我們始終保持開放心態,透過多元行動,持續與在地社區溝通。」

為落實環境永續承諾,海能偕同海洋大學、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及苗栗南龍區漁會,進行漁業資源研究與漁民生計調查,以科學方式瞭解風場建設前後,漁種與數量等漁業資源的長期變化,以及漁民漁業行為的改變、漁獲量的變化等,希望能確實掌握風場建置後對海洋資源的影響;為孕育當地人才,與漁會合作推動漁民轉型和二度就業,目前已成功培育出符合全球風能組織(GWO)標準的在地巡檢技師,與海能的運維技師一同出海進行年度巡檢作業;亦規劃長期性捐贈救生衣予漁會,將電子海圖系統導入新竹漁業通訊電台,協助改善漁船的海上通訊品質與定位能力,提升竹苗沿海海事、海洋行業從業人員的作業安全。

海能風電捐贈救生衣予漁會,期望提升漁民海上作業安全。


張智傑強調,環評過程涉及環境生態與濕地保育議題,海能依循銀行團的嚴格審查,例如國際金融公司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績效標準(IFC Performance Standards) 、赤道原則等國際規範,擬定相對應的環境與生態保育行動計畫,並定期接受銀行團環境顧問的檢視。因此,海能必須時時確保計畫執行符合國際準則。

為落實當地環境永續保育並最小化風電運營活動帶來的影響,海能與成功大學共同啟動生物多樣性與濕地復育計畫、更與候鳥專家合作,在離岸風機上安裝鳥類雷達監測系統;同時滾動性監測海水水質、海洋生物的種類、重金屬含量與動態等。

此外,海能積極回饋地方、推廣環境教育,如與漁會協力舉辦魚苗放流,與在地居民手把手助力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贊助漁港附近的水尾里雜糧季活動,鼓勵在地農作物加值升級;並支持頂埔國小棒球隊,讓孩子們得以無後顧之憂的在球場上練習、與地方協會舉辦古蹟巡禮、生態海岸之旅等,深化社區參與感。

透過多元回饋行動,海能全面展現對地方社區的深耕承諾。「海能的行動一直是以二十年以上的長期發展角度出發,並非只是一時的投入。我們希望與更多有理念、有實務經驗的團隊合作,以落實永續理念,」張智傑説。

過去一年,海能風電團隊努力透過不間斷地運營維護,以及多元的在地行動,兌現對寶島永續未來的承諾。未來,海能也將持續以安全為首、以永續發展為己任,為台灣離岸風電做出深遠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