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成為有價資產,更被視為繼股票、期貨之後的第三個重大交易市場。台灣的碳交易政策在千呼萬喚下始終不見下文,如今,由民間「自救」推動、集結產官學研能量的第一個碳交易所即將上路。

四月份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以「碳費先行」為台灣的碳定價機制定調, 然而企業界最引頸期盼的碳權交易卻依舊付之闕如。眼看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將在二○二三年起逐步生效,進口商未來不只要繳納碳關稅,還必須依超出碳含量規範的部分購買碳權,相對於全球已有超過三十個國家成立碳交易所,屬於台灣的碳交易市場卻仍不見蹤影,企業的「碳焦慮」可想而知。

「既然政府不做,民間只好自救。」國韜環保教育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鼎宸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高鼎宸博士說,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的碳交易所,籌備會及未來董事會成員包括了台灣「碳交易之父」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證期會、證交所、期交所前董事黃壽佐,監察人則由前行政院主計長韋伯韜擔任,集結產官學研資源,積極為台灣的碳經濟備戰。高鼎宸指出,該交易所兼具實體和虛擬交易所機制,除了外幣、台幣,也可用NFT、虛擬貨幣進行碳交易,目標是除了目前主流的大筆碳交易,也可以善用科技力量做「零碎」的碳權買賣,讓環保的參與者更有興趣,更有利於將減碳行動普及到個人。

海外森林碳權認證 為企業「碳困境」破局

過去台灣企業想要取得碳權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當國際已經積極討論碳資產,台灣許多人卻依舊停留在「碳汙染」的階段,企業只做到碳足跡,還沒真正意識到「碳」帶來的危機和轉機。創投出身的高鼎宸則提前看到碳經濟的潛力,遠赴印尼取得森林碳權認證,為台灣的碳權來源開疆闢土。

「不是有樹有森林、願意付認證費用,就會有碳權。事實上碳權認證的取得非常不容易,從森林取得的相關費用、稅捐,以及當地原住民的回饋,專業的機構擬定計畫,到透過專人或運用衛星、無人機及大數據比對…等等方式,再經過核准過的認證機構,選擇認證法則後,花費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取得最終的碳權認證,算起來一公頃投入的費用不低於一千美金。」高鼎宸說,台灣有些人誤以為台灣因為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才無法進行碳權認證,事實上是因為許多土地面積過小,不足以支撐因應這一系列的相關費用,而台灣農委會雖然鼓勵企業植樹,但僅能發予ESG認證,無法認證碳權。也因此,鼎宸才將目光放向有大片天然資源的印尼,成為台灣目前唯一真正有完整碳權開發、交易經驗的機構。「目前《溫管法》規定用以扣減抵銷的超額碳排上限是十%,事實上也是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高鼎宸表示,為此,國韜環保教育基金會目前也積極推動重新研議認定扣抵上限,為企業尋求解決之道。

二十億美元碳權開發基金 財務面、戰略面雙贏

籌備碳交易所,並同時成立發行20億美元的碳權開發基金,讓碳權交易不只是單純的買和賣,也能提前做碳資產布局。對財務投資者而言,隨著主管機關的減碳力道增強、碳交易需求上升,碳權在全球的價格都蘊含豐厚的攀升潛力,例如歐洲碳權根據花旗最新報告預測,有機會在二○二三年攀升至每噸一百六十一歐元,意即一年有超過9成的上漲潛力。另一種角度是企業的「戰略投資」,透過以投代購,提前為未來需要的碳權布局,需要時就能以較低成本取得碳權。「這是另一個目的,幫助台灣在海外建造一座諾亞方舟,為台灣準備好一片碳權認證的區域,隨時等候台灣企業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

減碳關鍵字

碳稅:由財政機關統一徵收,視為整體政府的財政收入,用途包含社會福利、所得稅減免、發展各項低碳的基礎建設等。

碳費:臺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擬實行的「碳費(Carbon fee)」預計由環保署執行,收取後專款專用於發展低碳、綠能、補助產業轉型等措施上。

碳權:指碳排放權,排碳需求高的組織須購買此權利以增加許可排放量,並透過有明確價格的碳交易管理碳排放成本,以促進節能減碳。

碳匯:碳匯(carbon sink)是指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由專業機構認證後的一種憑證,不只森林,海洋、土壤等能吸存碳的區域或物體,都能進行專案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