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像是臉書(facebook)上「免費教你投資」、「高報酬高獲利」、「穩賺不賠」的廣告不勝枚舉,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好命退休聰明理財平台召集人王儷玲提醒,不要輕信網路上不務實的商品與話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隨便加入網路社群、投入資金,很可能偷雞不著蝕把米;合作金庫信託部副理蔡森益也警告,沒有風險的好投資機會,通常都是詐騙,「你要他的利、他要你的本。」

想要避開詐騙陷阱、讓自己的資產不受侵害,「信託」是個好工具,蔡森益說,信託就是委託人訂立信託目的後,將財產交給受託人(通常是銀行),由受託人依設定目的管理財產,自己享受信託利益的稱為「自益信託」,信託利益照顧他人的稱為「他益信託」。

人人負擔得起 信託是你的財富管家

簡而言之,信託就是由銀行擔任你的「財富管家」,負責守護你的資產及人生,在相關法律的規範下,銀行也會遵循委託人與監察人的指示動撥信託財產,每年並會寄送信託財產的目錄清冊供委託人對帳。

將資產交付信託,除了可以擺脫個人因素的影響,讓處理資產、分配利益的方式可以依信託契約約定內容執行之外,也由於信託資產獨立於受託人與委託人之外,即使受託人倒閉、委託人破產,都不會影響到信託財產的安全。

一般人往往認為,信託是高資產族群的專利,王儷玲也澄清:信託不是有錢人專屬的服務;尤其政策推動「信託2.0」包含微型安養信託服務,每次簽約金不到1000元,門檻很低,讓需要者都可以實際享受到信託的好處。

蔡森益也說明,信託費用包括簽約金、管理費、修約費3大部分,以合作金庫銀行為例,金錢信託的簽約金約在3,000元至50,000元之間,後續如果委託人修改合約內容,才需要收數千元不等的修約費,信託期間每年則須收千分之3至千分之5的管理費。然而就實務上,信託專戶的利息收入往往比管理費還多,將財產交付信託,委託人不怕本金有「愈託愈少」的問題。

資產傳承或照顧生活 信託安排最穩妥

王儷玲分析,信託在台灣應用面最廣的就是在資產傳承及照顧退休後生活上;其中,對於親人不在身邊、擔心自己老後可能失智失能者,可以透過「安養信託」幫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做更好的安排;對於可能一次收到大筆現金的壽險、年金險,受益人有「保險金信託」可以直接將保險金撥入信託專戶中,不但可以指定用於安排生活所需、照護之外,還可以避免遭有心人是詐騙、侵占;若有身後財產分配的需求,也可以利用「遺囑信託」交由律師、受託人妥善處理,避免下一代為了爭產起爭執。

蔡森益也分享常見案例,有些父母因節稅需求,準備逐步將資產轉移給下一代,卻又擔心財產被隨意花用,可以利用「信託」的優點,將準備傳承給下一代的資產交付信託,並由自己擔任信託監察人,當下一代想動用大筆金額前需要經父母同意,就可以同時兼顧合法節稅贈與及控管下一代動用資產額度的目的。

在資產的傳承上,蔡森益也建議:即使為了節稅需要轉移資產給下一代,也應該留下一部分財產成立自益信託,或是將財產安排遺囑信託,不要將全數資產在生前就移轉給下一代,以免晚年想用錢還得伸手向子女要。

生態系經營 多樣需求都有專家幫幫忙

王儷玲指出,無論是退休前或是退休後,信託可說是最具彈性的理財工具。退休前,可以藉由信託將財產交由資產管理的專家協助資產增值,進行抗通膨、抗長壽的資產配置,退休後也可運用信託照顧好自己,尤其是信託2.0上路後,信託的經營模式更具有「生態系」的特色,無論是穩定的生活安排、醫療、長照看護等需求,甚至於收房租、投資理財等多樣化服務,業者都有會計師、律師、社會福利等團隊,提供專業的協助。

為了讓長者「老有所養」,蔡森益說,為人子女也應該鼓勵父母將財產交付信託,希望長輩好好過退休生活,也不用擔心未來財產分配的問題,尤其是辦理信託後,財產都由銀行監管,更能讓自己一輩子努力的心血,用在好好照顧自己上。猶如王儷玲所說,信託是高齡者必須了解、接受的觀念,如此才能讓退休生活過得更安穩、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