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蒙格(Charlie Munger)一直很清楚可口可樂的優點,但他們卻選擇不買該公司的股票。
可口可樂的崛起與轉折
如今世界聞名的可口可樂,它的發明人在去世前只看到這款飲料問世2年,而且銷售額很低。
他去世前把股份賣給一些人,其中大部分股份被艾薩・坎德勒(Asa G. Candler)買下。可口可樂最有價值的東西是它的糖漿配方,以及在美國專利局註冊的「可口可樂糖漿和萃取物」標籤的版權。
1891年,坎德勒用2300美元獲得可口可樂完整的所有權。他把汽水飲料機的業務擴展到亞特蘭大以外的地區,但直到1894年一位客戶自己安裝了裝瓶機,人們才有方便攜帶的瓶裝飲料可以喝。大約在同一時間,可口可樂商標草稿才在美國專利局註冊,但此時公司的規模仍然很小,每年的廣告預算只有1.1萬美元。
華倫・巴菲特在1996年的信中,分析該公司在19世紀制定的好策略——強大的品牌讓優質飲料如虎添翼。
「我最近在看可口可樂1896年的年報,所以大家現在看我們的年報應該還不算太晚!當時可口可樂問世只有10年,但公司卻已經規劃好未來的百年大計。公司總裁艾薩·坎德勒表示:『我們不遺餘力的告訴全世界,在提升人類健康與快樂上,可口可樂是最卓越超凡的產品。』雖然我認為可口可樂在『健康』這件事上還有待努力,但我很高興它在100年後的今天,依舊遵循坎德勒當初立下的願景。」
在1896之後的20年,可口可樂的飲料銷往美國各州,以及加拿大、古巴、巴拿馬和菲律賓等國,裝瓶商的數量成長到一千多家。
1919年,歐內斯特・伍德拉夫(Ernest Woodruff)及其投資集團,以2500萬美元收購可口可樂公司。同年稍晚,該公司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賣出50萬股的股份。
1923年,歐內斯特說服兒子羅伯特放棄他在汽車公司擔任主管的成功職涯,轉來領導可口可樂公司,而且年薪還少了5萬美元。就這樣,羅伯特開啟了他在可口可樂60年的時光。他曾擔任公司總裁、董事長,後來在半退休狀態時還擔任高級董事。
羅伯特・伍德拉夫(Robert Woodruff)堅信,這款飲料的品質必須永遠卓越,而且必須是人們「唾手可得的渴望」。
1981年,當時九十多歲的伍德拉夫無法接受公司選出來的繼任人選。於是,他邀請古茲維塔(Roberto Goizueta)擔任可口可樂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當公司邀請古茲維塔領導公司時,他問是否可以讓唐納德・基奧(Donald R.Keough)當他的副手。當時很多人認為唐納德・基奧才是董事長一職的熱門人選。後來基奧被任命為總裁兼營運長,並擁有極大的自由。
兩人的合作比較像夥伴,而不是老闆和部屬的關係。大致上來說,古茲維塔是公司的戰略家,他要決定是否歇業等重大問題。基奧則是一位有魅力又充滿活力的人,在全球建立團隊並激發員工的熱情。
基奧曾這樣描述古茲維塔的態度:「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家好公司,而是成為一家會成長的公司。我們要讓公司的財務狀況健全。我們會用力獎勵表現出色的人,但不會再發全勤獎金。」
公司透過獎金、股票選擇權和退休時贈與大量股票,激勵員工為股東創造高回報。這些措施讓幾十位經理人成為百萬富翁,但重要的是,只有股東賺錢,他們才會賺錢。
巴菲特看中可口可樂的關鍵
巴菲特在1993年《致股東信》中評論說:「唐納德是我認識最優秀的人之一,他不但擁有絕佳的商業頭腦,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個幸運和他共事的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可口可樂希望它的產品能陪伴大家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唐納德・基奧這個人讓周圍的人的人生更幸福。每次想到他,一定都會覺得很美好。」
「我對唐納德的觀感,是讓我決定在1988到1989年間,花10億美元為波克夏買下可口可樂股票的原因之一。羅伯特・古茲維塔在1981年當上可口可樂總裁時,唐納德是他的副手,兩人聯手接掌這家業務已停滯10年的公司。他們在短短的13年裡,就把公司的市值從原本的44億,增加到580億美元。雖然公司販賣的產品已經問世100年,但這兩個人卻還能讓這家公司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古茲維塔和基奧在1981年後改革了可口可樂,股價對此反應良好。公司也對未來的成長充滿信心,在報告中指出:「可口可樂似乎無所不在。然而,有鑑於我們最近的成長和全球機遇,我們的系統規模和範圍、產品和商標的普及度只會提高。」
巴菲特同意這個看法,並在1988年秋天開始大量增持可口可樂股票。
在亞特蘭大的高階主管,自然對股票登記冊上的這些活動感到好奇,又或許是擔心。經過調查,他們發現大部分股票是由美國中西部一家經紀商所購買。
沒多久,基奧認為買家可能是他的老朋友,於是打電話給巴菲特。「華倫,交易顯示有人正在大買可口可樂的股票。那個人有可能是你嗎?」巴菲特的回答讓基奧很高興。他說:「這個⋯⋯不要讓你和羅伯特以外的人知道。但是沒錯,是我買的。」
巴菲特繼續買進股票。因此,這不是一筆就完成的交易,只是巴菲特在1988年買了大量的股票,占可口可樂股份的4.2%。後來,他在1989年上半年增持更多股票,將波克夏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
不久之後,巴菲特受邀加入可口可樂董事會。巴菲特在1989年致股東信中,自嘲沒有更早意識到可口可樂股票的價值:「可口可樂這筆投資又是一個例子,說明你們的董事長對投資機會的反應速度太慢了⋯⋯我學到教訓了。我對下一個超讚想法的反應時間,將大大縮短到50年以下。」
1990年至1993年之間,巴菲特暫停購買可口可樂股票,期間股價上漲了3倍。可口可樂在1990年代初取得優異的業績,利潤在1990年至1994年間幾乎翻了1倍,但巴菲特和蒙格仍然認為股價很便宜。
因此,當他們在1993年和1994年初,發現股價幾個月都毫無動靜後,波克夏・海瑟威又買了一些股票,持股比例達到可口可樂總股本的十二分之一,成為第一大股東。
巴菲特為什麼不在市場最高點賣出股票?
巴菲特不只一次對外說明過,他玩不了利用市場短中期走勢進出股市的遊戲。
其次,他向可口可樂承諾,該公司的股票是波克夏少數的永久持股之一。如果他的話對數百位喊他一聲老闆的高階主管,甚至尚未上任的高階主管來說很重要,那麼他就必須信守他的諾言。
第三,可口可樂以股息的形式發出的錢越來越多,巴菲特可以把資金投資在其他地方。1998年波克夏收到的股息為1.2億美元,到了2014年則翻了4倍,達到4.88億美元。即使市場壓低可口可樂的股價,但該公司的業務依然表現良好。
第四,我們有充分的理由預期,市場將再次看到該公司的業務優勢。2018年,可口可樂的稅後淨利為64.5億美元,波克夏・海瑟威收到6.24億美元的股息。
今天,巴菲特喜歡看人們消費可口可樂或可口可樂其他500個品牌的任何產品,因為他可以沉浸在思考當天另外賣出了19億個產品的喜悅裡。消費者每天購買1.79億瓶的可口可樂飲料,讓擁有該公司9.4%股票的波克夏・海瑟威受益匪淺。
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重點
- 找到能夠承受多年管理不善的強大特許經營公司。可口可樂雖然犯了很多錯,但消費者還是喜歡它們的產品,因此公司能夠從疏漏和錯誤中復原過來。
- 一定要投資好公司,但前提是股價要有很大的安全邊際(編按:指股票內在價值大於股票價格)。巴菲特和蒙格等了半個世紀,直到條件成熟才買進。
- 當一家公司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在做相同的事情,而且未來幾十年很可能也在做一樣的事,分析起來會比較容易,也更能保證成功。很多產業都太過複雜且多變,我們很難判斷公司內部的價值。
- 在了解經濟特許公司時,心理學這門學科比數學更重要很多。人們決定購買可口可樂是出於多重的心理和生理原因,包括從巴夫洛夫式的反應到訊號和操作制約。了解心理想法對投資者來說非常有用。
- 管理者的能力和人品非常重要。
*本文摘選自《巴菲特的對帳單卷二》
《巴菲特的對帳單卷二:看長期價值不看市值,持續買進為你賺錢的高複利投資組合》
作者: 葛倫.雅諾德 Glen Arnold
譯者: 周群英
出版社:感電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03
作者簡介
葛倫.雅諾德(Glen Arnold)
專職投資人。曾任投資學教授與企業財務學教授,雅諾德體悟實戰投資比起傳授投資理論更能令他滿足且學習更多,便轉而成為專職投資人,他利用在資產管理公司Henry Spain打造的投資模組,為自己賺進豐厚的財富,後來他搬至英國萊斯特郡,繼續透過這套模組協助他的客戶累積資產,除了協助他人管理資產外,他還經營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
他終其一生致力於研究:「什麼是有效的投資?」他將這些研究寫在自己經營的網站上,你可以到www.glen-arnold-investments.co.uk,看他如何汲取偉大投資人的觀念、學術研究以及企業策略分析。
他的著作包括英國暢銷投資書籍,以及暢銷的企業財務教科書。著有系列作《巴菲特的對帳單》。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