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不乏教人財富自由的文章、影片甚至課程,一定會都說得很簡單,只要「被動收入>總支出」就可以做到,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財富自由的路上,要避免各種阻礙

想財富自由的原因,你是屬於那一種?是為了追求安全感、為了可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為了不用工作?

不過,財富自由後有沒有可能發生一種悲劇:因為過程太辛苦,為了「犒賞」自己的辛勞,不小心讓你的開銷也跟著變大?收入和支出同時增加的結果,就是你永遠無法達到「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必須要懂4種財務指標

以下精選4種財務指標,幫助你在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不踩雷:

1.儲蓄率(參考值20~30%)

例:今年賺了100萬,存了20萬=20%儲蓄率。

為什麼要看儲蓄率?因為儲蓄是你未來能花的錢,同時也表示你在收支管理上做得不錯。但是,存太多現在不舒服,存太少以後更不舒服。究竟要存多少到底有沒有一個依據可以參考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超額現金比率(參考值50~100%)

例:每年你大概花48萬,以緊急預備金(準備6個月)需24萬來看,若年底戶頭裡還有72萬,代表有300%的超額現金比率。

為什麼要看超額現金比率?除了可以讓你知道應該要存多少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多的錢去幫你賺更多的錢回來。別讓你的「錢力」睡著了,那多的錢該變成什麼形狀呢?往下看看吧!

3.生息資產增長率(越高越好)

例:今年你擁有100萬會產生利息的資產,去年有80萬,代表有25%的生息資產增長率。

為什麼要看生息資產增長率?生息資產就像家裡養了一個孝順的孩子一樣,會定期賺錢回來給你當孝養費。當然是希望它越長越大,才能越賺越多。

4.扶養費用比率(越低越好)

例:每年照顧其他人(扶養小孩、需要扶養、長期照護等費用)需要48萬,而你每年收入100萬,扶養費用比率就為48%。

為什麼要看扶養費用比率?財富自由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賺了很多錢不能花,最痛苦的事情是,需要你照顧的人生病或受傷,會一起花你的錢。(這時請想起那個曾經十分關心你的業務員。)

了解慾望,做出改變並持之以恆

本文希望給正努力在邁向財富自由道路上的朋友,一些反思及準備。我了解上班很辛苦,會想早點達到財富自由,很多是出於受到資方與社會過多的壓迫,或在薪資以外,不能得到其他收穫,例如:成就感、自我實現等,內心多少也會因為比較而感到壓力。

以我自己過去訪談的經驗來說,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慾望,並作出取捨。雖然過程中可能會令人感到痛苦,但也不要騙自己能無慾無求,因為能達成財富自由的人,都是在行為上作出改變並且持之以恆的。

*本文獲「理財好聲音」授權轉載,原文:真正能達成財富自由的4項指標,第一個是「儲蓄率」

核稿編輯:倪旻勤
責任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