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洪彣欣,松誼企管GPM執行長、怡東集團共同創辦人,曾任美商、港商、台商等跨國性企業人資長。

Adal在公司任職20年,愛計較工作、找藉口推諉拖延,每次都是同事協助救火才解決,幾年下來已造成同事們的反感。他的主管陳先生,經過許多努力都改變不了狀況,造成其他同仁抱怨連連。

許多企業擔心找不到人,在遇到同仁工作不力時,也就將就著不換人。長久下來,不僅會造成團隊困擾,甚至變成公司治理問題。

經理人的其中一個重要價值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了,大家就不再受苦,公司就不再繼續損失。但在職場的現實狀況是:經理人不知如何從根本解決問題,讓問題存在許久。

根據MAP管理才能評鑑全球10萬筆資料庫,台灣經理人的「問題確認與解決」能力,在全球PR值僅54%。所以,常會看到經理人拖延或不解決問題,因而造成更大的問題或抱怨;介入不該解決的問題,因而產生更多的問題;或是窮於應付表面問題,導致花太多時間救火,也勞民傷財⋯⋯。

其實,在面對人的問題時,有3項解決重點,希望能幫助經理人簡單的診斷問題並解決。

1.先「確認問題」該不該解決?

許多問題都是因為解決不當,反倒變成更大的問題。這是因為,在解決問題前沒有思考到,「這問題該不該解決?」

例如,當部屬說他與某位同事有溝通問題,導致任務無法進行時,主管若直接跳出來幫忙溝通,被溝通協調的一方難免會覺得同事利用主管來壓他,一定會心生不滿,這反而會加深他們的溝通阻礙。

為了避免問題越解決越大,我們應該要先確認「什麼是應該解決的問題」。簡而言之,「攸關績效的問題,才是問題」,例如誰與誰不合、員工發牢騷、打小報告等,與績效無直接相關的對主管來說就不是問題。

如果像是Adal因態度消極被動、延誤工作,降低部門的服務品質與運作,很明顯與績效有關,主管就應該出手解決。確定需要解決問題後,才進入第二步驟——找出問題的根本。

2.問Why找出問題的根本

遇到人的問題時,應判斷究竟是個性、意願(態度)、能力哪裡出問題。只要簡單的「不斷問why」,就可以找到根本原因。

就Adal的案例而言,應先問的第一個Why是:「陳先生為什麼叫不動Adal?」

答案是:「Adal只要不做或是拖延,就會有其他同事幫忙救火,多年下來,公司也沒對Adal怎樣。」

所以,解決方案有4個:

  1. 不讓其他同仁幫忙。
  2. 賞罰分明的績效制度。
  3. 換掉Adal。
  4. 改變Adal。

而這4個解決方案有何問題?

  1. 在工作沒人完成的狀況下,其他同仁又沒幫忙,會開天窗。
  2. 需有具體的量化目標與評估績效的方法,也要獎金配套。
  3. 換掉Adal可能會造成其他員工恐懼,認為公司無情。另外,若找不到替代Adal的人選,問題也會很大。
  4. 要探究Adal是否改變得了。這時要再問第二個Why,究竟Adal的問題是出在個性、意願還是能力?

Adal在崗位上20年,對於工作內容與流程都很熟悉,所以不會是能力問題(若是能力問題則訓練可以解決);此外,Adal並非一直很消極,且面對在求助的同事,Adal都會積極幫助,也不是個性問題。

所以,問題的答案就是「意願問題」(意願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賞罰分明的制度或帶領),解決方法是要讓Adal明白,積極的好處是什麼、消極推諉的代價和風險是什麼。

3.解決問題的最後一步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行動,沒有行動一切都是零。

陳先生清楚明確的與Adal深談工作被年輕人取代的可能性,以及優良表現的獎勵後,Adal的態度變得積極了,這不僅解決了陳先生多年的困擾、同仁們的抱怨,也讓部門績效逐漸提升。

綜合以上,3個輕鬆不費力的問題解決步驟是:確認、診斷、行動。問題確認與解決能力高的人,面對問題總是能迎刃而解,創造更多價值,成為職場贏家和人生勝利組。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