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員工和上司的世代之間橫亙著一道鴻溝,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網際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基於這些因素,年輕員工的溝通方式、生活型態乃至於價值觀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以上司的世代來說,大約是在學生時代的尾聲和踏入社會之後,網路才開始普及,當他們擁有智慧型手機時,應該都已經是成年人了。

相較於此,年輕員工從中小學時期開始就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所以他們對於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看法當然與上司截然不同。

「什麼事情都想上網查詢。」

「只要有時間就盯著手機。」

就像這樣,對年輕員工抱持著否定看法的傾向越來越強烈。但是,我們不應該輕易的將手機文化和年輕員工牽扯在一起並加以否定。在沒有正確了解實際情況之下,貿然否定原本無須否定的事情,這種看法會成為你試圖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時的障礙。

人工智慧時代,更要動腦思考

上司要以肯定的態度接受年輕人的網路和手機文化,同時也要教導他們有些想法和思維光靠網路和手機並無法獲得。

1.培養年輕人獨立思考的習慣

首先,第一點就是擁有「自己的想法」的必要性

網路上的資訊,充其量不過就是經過他人整理歸納的產物。上司要教導年輕人不要只是被動的接收這些資訊,而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舉例來說,當年輕人犯錯或遇到問題時,可以詢問他發生原因和改善對策,促使對方思考。在這個時候,避免在一開始就執著於他是否能給出正確答案。

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的想法、提出自我主張。如果這個想法行不通時,不妨請他重新思考,並藉此機會教導年輕人「這就是從嘗試錯誤中學習」。

2.讓年輕人練習討論、說出不同意見

第二點就是和持有「不同觀點」的人進行討論的重要性。網路上的某個話題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當出現各種不同意見時,到最後往往會用「有正反兩種論點」一句話來概括總結。

但是,不應該就此打住,而是深入思考「雙方立場的根據在哪裡?」、「沒有折衷方案或妥協點嗎?」、「應該優先考慮哪一方?」,在公司組織內工作時,思考這些問題也很重要。

比方說,年輕員工的意見可能和上司或前輩的意見不同。這時,上司或前輩應該敞開心胸接受不同意見,並討論彼此的想法,而不是用「不對、不是這樣的」等言詞一口否決對方的觀點。

結果可能是年輕人的想法行得通,也可能是上司或前輩的想法才是正確的。這個「從嘗試錯誤中摸索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寶貴的經驗。

尤其是想在企業組織中導入新的措施時,難免會出現意見對立的情況,因此透過平日的訓練就能培養掌握突破分歧對立的技巧。

3.教導年輕人查證

第三點就是教導他們「親自確認的重要性」。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資訊,實際上,真假難辨的內容也不在少數;然而,現在的年輕員工往往在沒有親自確認的情況下,僅憑自己的想法就妄下結論。

隨著AI人工智慧的普及,今後將更加容易取得世界各地的資訊。正因為如此,不能僅憑眼前的資訊就做出判斷,也要親自確認,藉此培養出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本文摘選自方言文化《新世代也能帶出班底人才

書籍簡介


《新世代也能帶出班底人才:化解「職場代溝」的內心攻防,運用「肯定回應」與「有效回饋」溝通策略,再難管部屬全都聽你的》

作者:伊藤誠一郎
繪者:駱香雅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3

作者簡介

伊藤誠一郎

年輕員工育成專業顧問,現任年輕員工育成研究所負責人及知識站代表董事,亦為綜合型選拔指導補習班Recot負責人。1971年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法學部。從事醫療資訊系統與諮詢領域15年,積累豐富的提案銷售與專案管理經驗。

2009年獨立創業,擔任簡報及提案能力培訓講師,後來擴展至邏輯思維、職場溝通及組織管理。培訓對象涵蓋新進員工至管理層,累計授課超過300場,服務2萬餘人。2012年成立Recot,專注一對一大學入學輔導,透過獨特教學方法達到93%錄取率。作為二刀流講師,積極為管理者制定指導年輕員工的課程,致力於改善上下級關係,備受學員肯定。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