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擔任講師的某次新進員工培訓課程中,有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儘管中午前的課程大家都聚精會神、全神貫注,但下午的課程才開始大約30分鐘,我就已經看到許多學員昏昏欲睡。
於是我說了一個與課題無關的話題。為了說明「向人傳達事物時,引起共鳴很重要」,我舉出2組年輕人熟知的搞笑二人組為例。
A組走正統派的漫才(編按:類似雙口相聲)路線,以通俗易懂的橋段為武器,在採用淘汰賽形式的節目中創下歷史紀錄的高分並取得優勝。雖然B組也在這個節目中獲勝,但相較於正統派,他們卻是反其道而行,以尷尬氛圍的滑稽表演為賣點,我個人的印象是他們表演的漫才並不好笑。
然後,我還提到A組之所以能令人發笑,主要原因在於搞笑哏的設計和關鍵詞多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而B組恰恰相反,所以我覺得他們的表演一點也不好笑。
說起來,這只不過是用來當成午後提神的閒聊,隨意聊一些與培訓主題有關的事情。不出我所料,學員們睜開快要閉起來的眼睛,我認為這個題外話已發揮效果,讓大家在午後課程中稍作喘息。
然而,課程結束後的問卷調查中,我意外發現了一個令自己驚訝的事實:「培訓內容和說明都非常容易理解,我也學習到了許多知識,但無法接受對於搞笑藝人的評論。『搞笑』是個人的興趣,我認為也會有喜歡B組的人,所以講師單方面下結論並不太妥當。」
除了在問卷中寫出上述內容外,在30名學員中,有3個人給講師的評分為「1分」。雖然實際上有1成的學員藉由評分表達出不滿的心情,但我認為可能有超過一半的學員同樣對這件事心生牴觸。
現在的年輕員工對於「討厭、不擅長、不行」等負面消極的表現方式有產生反感的傾向。這種傾向只出現在近幾年的年輕員工身上,5年前、10年前並沒有這種情形。
上司不經意的表達,透露出個人特質
在年輕員工的面前,請儘量避免使用「討厭、無趣」等直接否定他人或事物的表達方式。因為對方是上司或前輩,所以年輕人不會像填寫研修課程的問卷那樣直言不諱,明確的提出反對意見,只會在心裡暗自產生厭惡感;本來只是想開個小玩笑,卻讓他們心生牴觸,導致在工作時阻礙彼此溝通,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即使你覺得「那種話怎麼可能是認真的,肯定是開玩笑的啊」,還抱持著過去的想法期待對方理解妥協,但請意識到年輕員工無法理解你的想法。
那麼,如何巧妙的傳達負面消極的內容呢?不妨試著在表達方式上稍做調整。例如在談論食物時,不要說「難吃」,而是改成「我個人覺得味道有點重吧」,使用委婉的言詞表現出言談禮儀。
例如「討厭」可以改成「有點困難」,「無聊」可以改成「我不太了解」等,光是調整用語就能讓語氣顯得溫和。另一方面,受到年輕人歡迎的用語,包括「喜歡、有趣、有意義、贊成、美味」等肯定的表達方式。
你沒有必要改變自己的偏好或主張,只要稍微調整表達方式,自然而然就會增加積極正向的言詞。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做法讓他們覺得舒服,上司自己也能獲得更多幸福時光;請務必檢視一下自身平時的表達方式。
*本文摘選自方言文化《新世代也能帶出班底人才》
《新世代也能帶出班底人才:化解「職場代溝」的內心攻防,運用「肯定回應」與「有效回饋」溝通策略,再難管部屬全都聽你的》
作者:伊藤誠一郎
繪者:駱香雅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3
作者簡介
伊藤誠一郎
年輕員工育成專業顧問,現任年輕員工育成研究所負責人及知識站代表董事,亦為綜合型選拔指導補習班Recot負責人。1971年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法學部。從事醫療資訊系統與諮詢領域15年,積累豐富的提案銷售與專案管理經驗。
2009年獨立創業,擔任簡報及提案能力培訓講師,後來擴展至邏輯思維、職場溝通及組織管理。培訓對象涵蓋新進員工至管理層,累計授課超過300場,服務2萬餘人。2012年成立Recot,專注一對一大學入學輔導,透過獨特教學方法達到93%錄取率。作為二刀流講師,積極為管理者制定指導年輕員工的課程,致力於改善上下級關係,備受學員肯定。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