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感嘆:「優秀人才真難找。我的案子馬上就要上線了,現在最頭痛的事情,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該怎麼辦?」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也說,找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

曾經徵人很簡單?

有一次,我去東莞製造業企業參觀,負責人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以往東莞工廠招工時,總有這樣的景象:工廠大鐵門外擠滿了人,保全拿著大喇叭喊「今天招20人」,瞬間,門外所有人將身份證扔進鐵門裡。接著,保全隨手撿20個,念名字,把人帶進去,把其他的身份證再扔出去,當日的招聘就完成了。

還有段時間,崑山某電子工廠的一則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工作人員在發證件給員工時,隨手將證件扔在地上,員工不得不彎腰撿起。這件事的本質,很可能是一種「服從性測試」,管理者想知道,員工對他是不是絕對服從。不彎腰撿證件的人,就不要來了,因為現在不服從,以後工作、加班,他可能會有很多意見。

如果徵人一直這麼簡單就好了!可惜,現在徵人越來越難。過去,你想徵人,很快就會有履歷湧入。現在,就算你發1萬字的徵才簡介,也沒幾個人會耐心的看下去。

別高高在上等人來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3個要素:人力、資本和土地。3個要素之間,隨著人口結構變動,也一直在變化。獵人和獵物的角色,總在不經意間發生轉換,選擇權正在從企業手中,交到人才手中。

今天,如果你還想找到可靠的人才,就要像行銷產品一樣,把職位「賣」給求職者。那麼,該如何賣?

1.轉變心態

我之前看到某公司的HR,在她朋友圈發過一條消息說:「現在的小朋友真不可靠,通知他早上10點來面試,他沒來。我打電話過去,他說,對不起,我找到工作了。」這位HR很氣憤,說現在年輕人真不可靠,要是不來,不應該打個電話嗎?

我看到之後,忍不住在她的朋友圈留了一句話。我說,當你跟應徵者說請回去等消息時,你真的回覆每個人了嗎?

我們太習慣於用甲方的姿態去面對人力,而未來,在人口結構發生更大的變化時,應徵者會變成真正的甲方。你對人才問題的重視程度、思考深度,以及態度,決定了你能找到什麼樣的人。態度決定一切。自身心態不改,仙佛難救。

2.清晰描述、待遇明確、廣發訊息

首先,是清晰描述,幾乎每次和我擔任顧問的企業開會,我們的最後一個話題都是:「對了,潤總,我們最近正在招人,你有什麼好的人推薦給我吧。」我不會拒絕,而是說:「好的,你寫一段東西給我,我幫你留意下身邊合適的人。」

但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彷彿這件事從來沒發生過。為什麼?要不招人這件事對他來說,其實不那麼重要,或者是,真要把缺什麼人列出來時,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人,怎麼能指望找到合適的人才?

其次,是待遇明確。對成年人來說,談錢就是對人最大的尊重。對於優秀人才來說,不要羞於談收入,要主動談錢、談發展可能,這是候選人最關心的。先別問人才行不行,先問問自己配不配。關於待遇,我會寫:給同行1.5倍的薪水,尋找能做2個人的工作,產生3個人的結果;給你5倍的成長,但你不滿足,渴望10倍收入。對於願意承擔風險的求職者,我也會分享可能的更大收益。

最後,是廣發訊息:專業的徵才網站、員工內推,微博,微信,領英(LinkedIn)、脈脈、微信群⋯⋯,360度無死角全方位轟炸,不放過任何通路。別人駕駛小漁船,得失隨緣,願者上鉤。你要拿出航空母艦巡航的氣勢,招不到人,誓不罷休。

態度好>能力高

一位同學創辦了人工智慧公司,耕耘數年後團隊急速擴張。可是,人工智慧是一項新技術,懂的人很少,很難找到符合能力要求的員工。

這樣的問題很常見,我自己也遇過。1999年,我參加微軟的招募活動,面試當天,過5關、斬6將,經過7輪慘絕人寰的面試,最終才有幸加入。當時公司只有80多人。可是,2000~2001年,因為業務需要,團隊必須從80人迅速擴張到400人。可當時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上,也許沒有400位符合微軟條件的候選人。怎麼辦?微軟做了一項決定:尋找態度良好的種子,細心培養、靜待花開,也就是校園徵才。

態度x能力=績效。如果只能選一個,選態度,還是能力?西方的企業界有句聖經一樣的話''We hire for attitude, and train for skill.'',意思是:我們僱態度好的人,然後培養他們的能力。

學著主動出擊

如果公司快速從百人規模,迅速擴張到千人,甚至萬人。這種增長速度,用普通的徵才方法絕對不夠。也許你可以參照字節跳動的做法。字節跳動在8年之內,從30人初創團隊,發展到近10萬人的大型網路公司,極具代表性。

首先,是員工內部推薦。優秀的人,總是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所以現有員工推薦,能大大降低找優秀人才的難度。推薦一個新員工加入,最高可獲得獎金人民幣3萬元。看上去不少,但比找獵頭便宜多了。員工推薦多的,公司甚至還他送汽車。字節跳動有位員工內推了500多人,拿到獎金人民幣30多萬,賺到了家鄉房子的頭期款。

那員工們接觸不到的超優秀人才呢?由CEO出馬。有一次,字節跳動執行長張一鳴看上了一個人才,於是他就到樓下咖啡館找他,聊完後,該人才還是很猶豫。沒關係,那就等。張一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找他聊聊。等了3年,這位人選終於加入字節跳動,成為產品研發的負責人。

如果這個人選正在創業呢?那就把他的公司買下來。有一次,張一鳴看中了另一位人選陳林,但陳林正在創業,於是張一鳴就把陳林創的社交APP團隊買下來,現在陳林是字節跳動的教育和創新業務負責人。還有一次,張一鳴看中了張楠,張楠也正在創業,張一鳴又把他的公司買下來,現在張楠是北京字節跳動CEO。

除此之外,也要多和外界交流。有次我和企業家吃飯,聊到怎麼挖人,有位企業家說,可以派人偷偷參加同行公司的年會,看他們的優秀員工頒獎,並把名單記下來。然後看這些公司的抽獎都是哪些東西、哪些公司的獎品令人特別洩氣,也把名單記下來。最後,對照第一張名單和第二張名單,回去就打電話,省了不少獵頭費。把省下來的錢,當做簽約獎金發給這些人,多半能說動。

小心徵才陷阱

說完了怎麼找人才,我們再來看2個徵人的常見誤區:

1.自己很看重人才,但是行為上卻不重視

在我帶領的企業家小組裡,曾經也有學員提出找不到優秀員工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一位組員說,他這段時間面試了2800多人,還真的找到合適人才。

這個數字一說出來,那位提出找人才問題的學員立刻說:「哎呀,跟你一比,我在招人這件事上的努力程度和重視程度實在差遠了。親自招人,你每年到底花多少時間在招人上?」

別只讓HR徵人,人找錯了,你要不停找人補位,不僅耗費心力,而且最終取得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2.套娃現象

什麼是「套娃現象」?一個大的空心木娃娃,打開後,裡面還套著一個小的空心木娃娃,再打開,裡面還有一個更小的,通常能有5~7個,一個比一個小,一級不如一級。在招聘上,管理者只找那些比自己水準低的員工,這就是套娃現象。

很多管理者德不配位,繼而產生不安全感,總擔心員工比自己更優秀,有天會取代自己。於是只雇用不如自己的人。組織因而越來越臃腫,效率越來越低,漸漸失去活力。

最後的話

作為一個CEO,有時我們抱怨,「21世紀,最缺的是人才」。可是,「世紀」從來不缺人才,世界上永遠人才輩出。最缺人才的,是你。你能找到什麼樣的人才,最根本上取決於你,你的高度、你的願景、你的格局。只要有一天你停止進度,優秀的人才不會等你,他們會穿過你,繼續往上。

請不要抱怨員工不忠誠,應該修練自己,永不停止進步,人才自然匯聚。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招人越來越難了:如何找到靠譜的人才?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