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朴奎河,耶魯大學MBA首位特斯拉實習生。畢業後,投身蘋果採購業務。2019年後跳槽到特斯拉,一路晉升為管理層,並成為特斯拉的核心人才。

在成為主管之前,我抵達辦公室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專案是否有問題。同時,我也會思考,萬一出現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在確認電子郵件時,時常因忙著尋找與專案相關的話題,導致經常錯過重要活動或公司的重要議題。

當上主管後,我開始養成先確認日程的習慣,查看今天有什麼重要會議、有哪些業務要結案,我也會思索該怎麼有效利用一整天的時間,幫助組員們主導專案。

因此,我又養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早晨例行公事。為了站在宏觀角度解釋與公司生意相關的全球新聞和趨勢,我每天早上會花15分鐘閱讀報紙,並進行冥想。

成為主管後,我想了很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稱得上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所以,我整理了以下3個必備要點:

1.對人的深度理解

我很重視多樣性,身為主管,我有信心可以更清楚理解團隊成員。但在這件事情上,我也曾發生過重大疏失。其中一名組員因供應商的品質問題而陷入苦惱,因此我也參與了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一起提出補救方案。然而,就在這時,我收到來自工程部門的一封郵件。

那封郵件中,整理出有關問題分析,及貨量會對交易產生何種影響的內容。我頓時覺得,自己身為主管的角色和對業務的控制權,被工程組搶走了。貨量分析與下階段的建議本應由我們組提出,但工程部門的提議,反倒使我感覺我的組員沒有做,或做不到他們該負責的工作。

於是,我寄了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給組員們:「這些業務內容之所以會來自工程部門,代表我們沒有扮演好供應管理人員的角色。」幾個小時後,某位組員回覆了我一封「落落長」的郵件。

那名組員表示,貨量和相關業務內容是他寫的,而工程部門只是將該文件整理過後,再用電子郵件告知而已。原來,這是一封為自己辯護的郵件。那瞬間,我在心中暗自喊了一聲「糟糕」,這也令我也回想起過往的經歷。

當時,我的主管對我的業務事事干涉,讓我變得畏縮。比起創造新價值,那時的我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保護自己,並為此感到痛苦。因此,我告訴自己,如果有幸能成為主管,絕不會再重蹈覆轍。然而,我卻犯了相同的錯誤。

我約了那位組員當面且真誠的把話說開,也成功消除誤會,不過這件事確實是我的失誤。在送出那則訊息前,我應該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例如,「組員們希望以何種方式與主管溝通?」、「根據經歷,組員們整理業務內容的能力如何?」、「我曾向組員們具體說明過,如何扮演好供應管理者的角色嗎?」等。

以該事件為契機,我切身感受到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主管,必須深入理解對方的態度。

2.提出好問題的能力

如果提出的問題夠好,就能引導組員們採取更好的行動,同時幫助我的上司做出正確決斷。我的總監在這方面表現出色,在企業重要決策的會議中,他會洞察核心問題,引導高階主管們做出最好的判斷。另外,他光憑提問,便能引導各組別正確執行業務。

「如果產品組合發生變化,是否得花更多時間建立供應鏈?如此一來,可能會影響公司完成任務。大家(高階主管們)對於投資組合有多少信心?」

這個問題再次讓上級們想起企業策略,並根據市場和供應鏈的情況,考慮變更方案。在矽谷,比起主管的話,執行任務才是最優先的。另外,我的上司在一對一會議或與組員們召開專案評估會議時,也會利用提問讓負責人深入思考。

「大家可能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以我現在提議的方式計算,是否也能得到相同結論?」

他絕對不會指示組員們要做什麼,也不會斷定小組的提議是對或錯,只是透過問問題,給予眾人一個機會,慎重思量之前可能忽略的部分。

這種提問方式可以成為強而有力的管理工具。即便我不再是獨立貢獻者,也能藉由提問掌握事情的發展進度。身為一名顧問,在發掘組員潛力的同時,還可以將其當作提高業務能力的指導工具。

當然,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並不代表善於提問。我認為,唯有尊重多樣性、善於傾聽他人意見,才能達成有效溝通。我和總監一起做事時,努力學習他問問題的方式。與此同時,我也一直在思索該怎麼把它應用到我的管理風格上,且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3.卓越的發展歷程

如果說獨立貢獻者的卓越發展歷程,是使小組內部成長的重要因素,那麼,主管的卓越發展歷程,有時會超出小組和企業的範圍。

以我自身為例,隨著團隊的專案範圍及數量增加,需要補充更多人力。由於矽谷的徵才特性是,因應業務需求尋找最適合的應徵者,因此時常得由主管親自奔走面試現場。

在面試的過程中,主管和應徵者會互相詢問很多問題。雖然主要是針對職務角色,但也會遇到關於我的管理風格、在小組內的職業前景為何的疑問。結論是,主管要自行向應徵者宣傳自己的團隊品牌

我也曾遇過以下經歷。有一次在招募組員時,面試者是我的2位熟人。其中一名是我在蘋果的同事,在我離開之後,我們依然經常保持聯繫。正好某次詢問彼此近況時,我與他分享了徵才消息。不久後,他因信任我的管理風格而來應徵。另一位則是當時我組員的朋友,透過他了解徵才消息和組內文化後,也決定來應徵。

矽谷是個注重人際交流的社會。可以藉由與他人交流,大致了解自己是如何工作的,又是追求什麼樣的管理風格。最後,身為一名主管,唯有從自我建立好發展歷程,人才才會聚集,團隊能力也方能提升至另一階段,進而使公司的組織文化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從蘋果到特斯拉,我學會駕馭人生

書籍簡介

《從蘋果到特斯拉,我學會駕馭人生:從底層外來生物晉升到主管,厲害的矽谷人怎麼工作?不做社畜,那些工作上能做自己的人做了什麼?》

作者:朴奎河
譯者:莊曼淳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02

作者簡介

朴奎河
在稱為「夢之職場」的蘋果和特斯拉累積職涯。
畢業於韓國漢陽大學電子工程系,並完成半導體碩士課程。畢業之際,透過新聞得知LG化學(現為LG能源解決方案)被選為通用汽車的電池供應商,進而看到該產業的未來。身為LG化學研究所的工程師,先是以開發電動車電池系統為主,而後在總公司商品企劃組負責戰略、營銷、項目管理等業務,近距離目睹國內外電動車產業的成長。
之後前往耶魯大學就讀MBA。入學後,滿腦子只想著電動車和特斯拉,被同學們稱作「特斯拉先生」。最終,成為耶魯大學MBA首位特斯拉實習生,不僅協助規畫超級工廠,還學到該企業的成長祕訣和執行力。畢業後,投身採購士官學校──蘋果,負責顯示器和傳感器等採購業務。
2019年,特斯拉成功啟用上海超級工廠,需要電池採購專家,聽到此消息後,他決心跳槽。他以過往累積的各種經驗為基礎,成功完成上海超級工廠的電池項目,為特斯拉的全球商務做出了飛躍性貢獻,同時晉升為電池採購組組長,並成為特斯拉的核心人才。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