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一詞, 是由美國組織行為學家艾美.艾德蒙森(Amy C. Edmondson)在1999年所定義的心理學用語,意指「人們確信自己能在團隊中自在發言,不會被其他成員拒絕或責罰的狀態」。

近年來,雖然大家常聽到「心理安全感」這個說法,但仍有許多人覺得,即便自己擁有亮眼實績和優秀的能力,還是難以在主管面前坦蕩、自信的表達反對的意見。

而想要打造「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職場,主管有一件絕對不能做的事——在部屬表達意見時,使用「不過、可是、然而」等否定意味的接續詞。

是因為信任你和團隊成員,部屬才鼓起勇氣表達意見,結果卻被身為主管的你劈頭否定,只會讓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賴關係出現裂痕。

如果這種狀況一直持續,部屬便會覺得說什麼都沒有意義,整個人也變得畏縮、失去自信,認為「還是閉嘴的好」,今後再也不開口發言。

當自己的存在獲得認同,才會信賴對方

即便部屬的意見有點違背常理,但對方會這麼認為,必然有某些根據。因此,就算你心裡覺得「似乎不太對」,也要先表示接受,回答「原來如此」 或是「這樣嗎?」,再深入探詢對方提出這項意見的理由。

「為何你會這麼想呢?」

「可以再說明得詳細一點嗎?」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更理解部屬的意圖,有時候或許還會開發出全新的視角與觀點。

當自己的存在獲得了認同,人們才會信賴對方,讓彼此共處的場所(職場)成為充滿心理安全感的地方。而主管若是表現出願意傾聽部屬意見的態度,部屬就會確實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獲得認同。

沒錯,將部屬引導至正確的方向,是主管的要務之一,但你隨口、無心的發言,很可能破壞掉原本煞費苦心才構築起來的良好職場氛圍。

所以,說話喜歡用「不過、可是」起頭的人,最好修正掉這個習慣。

對部屬來說,主管的影響力超乎想像,務必要小心提防,別因為毫無惡意的一句話,讓部屬覺得自己的存在遭到了否定。

沒有人在乎「你那個年代是什麼狀況」

想要打造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職場,還有一件要留意的事——沒有人在乎「你那個年代是什麼狀況」。

主管與部屬成長的時代不同,經常會產生想法上的代溝。在你年輕時,大多數的主管都屬於「跟隨前輩腳步學習」的類型,但現在已是今非昔比。

總之,還是先審視自己,努力創造一個能順利推進工作,讓人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職場吧!

這麼一來,部屬對你的看法應該也會跟著改變。

*本文摘選自仲間出版《拐個彎、繞點路,避開職場麻煩人物

書籍簡介


《拐個彎、繞點路,避開職場麻煩人物:【主管.部屬.同事.客戶】完全因應!築起心理防火牆、巧妙閃避冷處理,好好守護努力工作的自己!》

作者: 井上智介
譯者: 楊詠婷
出版社:仲間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15

作者簡介
井上智介

職業醫學科醫師(職醫)、精神科醫師。島根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曾到不同醫院學習內科、外科、急救科等各項基礎醫療,現今每月以職醫的身分訪視約30家公司,並在大阪的診所擔任精神科醫師。積極活用自身的醫療經驗,致力於健康障礙和職災的預防,並透過社群、演說、媒體等管道,推廣「笑一笑 + 粗神經」(Laugh and Rough)的樂活哲學。著有《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今天也不想上班》等書。

Blog:ameblo.jp/tatakau-sangyoi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