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上課前,該企業的部門主管把我拉到旁邊說:「河泉老師,真開心看到您,下次您再來的時候,搞不好我已經不見了!」

我連忙關懷問怎麼了?對方說:「一言難盡啊!以前只要是公司的政策,開會說明後,同仁都會認真執行。這幾年變了,上面的政策,底下都有很多意見,我也不敢對上面說⋯⋯,但業務執行的成效非常差,看來我真的快混不下去了!」

同仁對於政策的接受度下降,已經慢慢變成企業常態

公司過去常常有個錯覺,認為同仁聽話是應該的,但千萬別這麼想。

由於年輕世代的自主性高,對於主管或公司政策有想法,是稀鬆平常的事。主管要有概念,公司的政策只要不是違法或違規,基於公司賦予的職責,你都有義務要找出方法讓同仁接受。

好的企業和主管,會用適當的方式讓同仁接受

員工進入公司、領公司薪資,接受公司的政策要求,並完成目標,原本就是勞資之間有對價關係的合法行為。

只是過去的勞工階層幾乎不曾有意見,但事實上,資方本應學會尊重勞工的想法,不該只憑老闆的權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勞資雙方平起平坐,是勞資關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如何以合法的方式,讓同仁接受公司政策,是所有企業都必須正視的觀念。

幫助同仁接納政策,主管應該做的3件事情

以往許多企業習慣開會宣達政策,這是最常用的溝通手法,但並非最好的方式。

同仁對於這樣形式的會議興趣缺缺,認為主管只會說明公司政策,沒有要聽同仁的建議。表現上,所有的同仁坐在一起,內心卻各有各的不同想法。

對於主管來說,要將公司的政策「翻譯」成同仁能接受的內容,必須注意下面3件事情:

1.掌握政策的背景和目的

對於夾在上下之間的主管,最為難的是,不能違背上面的想法;目前更為難的是,如何讓下面的人聽命行事。 

建議主管,覺得公司新政策可能不被同仁接受時,務必先好好了解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和原因,並試著從同仁能接受的角度,翻譯給同仁們聽。

所以主管在接到任何政策時,不要直接往下傳達。要先了解這個政策的背景,是哪個高層的想法、是不是有爭取的空間、背後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執行的程度如何拿捏⋯⋯。

整合上面內容,主管可以在傳達高層指令前先預想:「如何保持會議的彈性」、「高層的底線在哪裡?是否能讓下屬爭取其他可能」、「該如何對團隊成員說」。

2.盤點同仁可能出現的反應

主管對於自己帶領的同仁,有義務了解他們的個性,所以得知公司的政策背景和目的後,主管內心務必要有底,先盤點「哪些同仁會有不同的想法」或「哪些同仁會支持」,以及「哪些同仁可能會有比較強大的反彈」。

做完上述思考時候,主管必須針對同仁的個性,想好該如何回應,才能讓同仁接受,絕對不是「如何打壓」!

帶領每位同仁的方式都不一樣,這也是主管要學會的技巧。主管絕對不能用同一種管理方式,企圖管好不同類型的每位同仁。

3.請務必扮演翻譯機,別做傳聲筒

以往主管使命必達,只要是上面交代的,主管不問為什麼,絕對全力以赴。在命令傳到基層同仁時,也不習慣說明原因,只告知同仁照做就好。

但新世代同仁想知道的是「做這件事的動機和原因」,而不是「不要問那麼多,照做就好」!

提醒想帶領新世代的主管們,不能只扮演傳聲筒,更必須扮演翻譯機的角色。只有將公司的政策,翻譯成同仁能夠接受、聽得進去的內容,才是主管能贏得人心的地方。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