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跟自己比、跟市場比是如何?如果跟自己比,比較基準為何?三個月、一年前的數字又是什麼?背後是代表什麼趨勢或現象?」會議上,面對同事簡報上的數字,我連番拋出問題,為的就是追出數字背後的意義。

在商周,憑數字說話,是我們的DNA。從報導企業開始,記者要看的,不只最近的營收、獲利,而是詳讀至少五年財報數字,還得跟產業整體數字、同業做比較。我們相信,唯有如此,才能掌握企業的發展軌跡,了解和它和自己比是成長或衰退,比起大盤跟對手,又在什麼位置。

因爲,數字比較越清楚,越能掌握一家企業的「定位」,定位越精準,分析才能到位。

看報導對象如此,看自己亦然。不管報告業績、或行銷成效,我總要求同仁,看待每一個數字,一定要同時向內、向外看,和自己也和市場比,而且還得往下層層分析,引導大家思索、釐清自己的任務成果和表現,之於公司、同業,位置究竟在哪裡。

例如,「共學圈社群互動活躍率成長X%」,光看「X%」這個數字,其實沒太大意義,它必須再下追問:這個數字的分子和分母是什麼、怎麼定義、為什麼這樣計算?社群活動舉辦前,活躍率是多少?有顯著成長嗎?這些成長可能從哪裡來......?

又如,「一個月訂單數O」,O這個數字怎麼訂出來的?參考所屬部門過去經驗?但如果該部門沒有做過類似的促銷方案,這樣的數字目標精確嗎?還是該跟市場大盤做比較......?

「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你無法管理你無法衡量的事物)」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曾說。

要找數字交差,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分析背後的意義,而這也是一個人對自己工作是否通盤了解、洞悉透徹的展現。

因此,一一追問數字、反覆琢磨比較,並不是在找碴、挑毛病,而是為了掌握充分資訊,做出準確的判斷跟決策。如果缺了這項基本功,內心就像少了把尺,難以衡量得失功過,自然容易失去重心,找不到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