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時最常被困住的問題是:「雞蛋問題」,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業務部門:公司沒有推出新產品,也沒有給我新客戶名單,我們如何產生新營收?
行銷部門:公司行銷預算少得可憐,數據不齊,我如何建立行銷漏斗,發揮行銷效益?
產品部門:我產品這麼好、這麼創新,行銷部為什麼沒能好好宣傳,壯大品牌?
資訊部門:各部門自己常搞不清楚要什麼,一個模糊的需求就讓我們做白工?
此類問題族繁不及備載,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食指對外。
以前,我也是那個一天到晚伸出食指對外,卻看不到同時有四根手指指向自己的部門主管。但當我轉換身分成了公司領導者,要概括承受這些問題。
我想的,不是要成為仲裁者,論斷誰是誰非;我思考的是,應該塑造怎樣的企業文化,讓大家願意同心解決問題,而不是持續爭論著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因此我想分享一個「比爾蓋茲女婿」的故事,#一個商人如何同時讓兒子成為比爾蓋茲女婿與世界銀行副總裁,這故事雖來自市井杜撰,卻發人深省。
有一天商人先跟兒子說:「我幫你選中了一個女孩,希望你娶她。」兒子:「我才不要,我要自己選老婆。」
商人說:「這女孩可是比爾.蓋茲的女兒喔!」兒子:「哇!聽起來很不錯。」
商人接下來去找比爾.蓋茲:「我希望介紹一個優秀年輕人給你女兒認識。」蓋茲:「憑什麼?」
商人:「這年輕人可是世界銀行副總裁。」蓋茲:「那可以考慮。」
接著商人去見了世界銀行總裁:「我想介紹一位年輕人擔任貴行副總裁。」總裁:「我們不缺副總裁。」
商人:「但我說的這年輕人可是蓋茲的女婿喔!」總裁:「我們考慮看看。」
最後,這商人的兒子娶了比爾.蓋茲的女兒,也當上世界銀行的副總裁。
這故事的背後意涵是:這就是創業家思維,生意就是這樣做成的!
我想藉此故事說的是,過去,部門可以各司其職、各自發力,但數位世界沒有人能只靠自己贏,這世界也不獎勵只會做雞蛋選擇題的人;凡是願意先伸出手去整合資源,先捲起袖子去無中生有的人,才是那個可以拿到入場門票的人。
尤其AI時代的商業顛覆只會更劇烈,沒人能繼續在舊世界倖存,#我們都必須收起食指、拿出拳頭,練習「同時有雞也有蛋」、讓事情無中生有的創業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