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台灣棒球隊拿下棒球12強冠軍賽冠軍的那一刻,全台歡聲雷動。然而對體育台的大利多,卻是直播台的大利空。我猜冠軍賽那幾個小時是今年直播觀看人數最低的一段時間。
每年11月底,適逢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以及日本的「新年伴手禮」,對於美國線和日本線直播台而言,從雙十一銜接,再接著雙十二、耶誕節、跨年,這段時間一直都是直播主衝刺業績的黃金期。
棒球12強冠軍賽期間,直播主都在做什麼?
偏偏今年來個棒球12強冠軍賽攪亂一池春水,當時我不只看著台日大戰,手機也掛著好幾個直播台,好奇這一晚直播主如何處理這個無預警的利空。我發現主播的反應大概分為3類:
1.處變不驚型
一個美國線的直播台準時開台,開台後發現以往有到3、4000人的流量,當晚連1000人都不到。上來的人無心下單,滿口棒球比數。直播主一發現大家心不在此,立刻把節奏放慢,跟著聊棒球、聊前幾天搶貨結果和接下來的直播安排,或談談直播創業的心聲,留言照樣都在談棒球也無妨,反正怎樣都要熬過這幾個小時。
一等拿下冠軍,直播主立刻慶祝冠軍抽獎送現金,呼籲鐵粉分享,把流量抓回來,回到正常節奏。
2.隨機應變型
一個日本線的直播台當晚沒有開直播,但是LINE社群裡的上百則留言都在討論棒球,在日本的直播主立刻開賣。
賣什麼呢?賣報紙和T-shirt。
直播主在LINE社群、臉書和自家的網路商城開賣日本當地「報紙」——台灣棒球隊擊敗日本職棒一軍,隔日即登上日本報紙頭條的全版報紙,以及日本當地製作的Team Taiwan T-shirt,留言區迅速爆出加單。
隔天直播主再於臉書貼文分享台灣奪冠的心情,文末置入報紙和T-shirt的連結,第二波再來一回感性催單。
3.干我屁事型
多數直播主都是這樣,「棒球賽與我無關」、「我又不賣棒球相關產品」,或認為「今天又沒開台」,甚至也有主播想「最好避開,誰要來看直播」?
遇到重大賽事,直播主可以怎麼做?
品牌直播電商可以從這次棒球奪冠的主播反應,從觀察數據、定義場景和即時行動等面向,可以窺見幾個訣竅:
1.從觀察數據開始
其實如果沒開台,也很難確知當晚是危機或是商機。
開台以後要當機立斷做出應變決策,關鍵是30分鐘內的數據,包括流量、流速、留言的數量和內容等,並根據這些數據,臨時調度商品順序、調整促銷活動。直播主絕對不是照本演出的演員,而是商機操盤手。
2.如何定義突發狀況
危機或是轉機,其實沒有定論,完全看當下狀況做判斷。最怕的是求安全,讓機會流失。
然而直播主無須單獨承擔立即決策的壓力,這需要靠團隊做出即時反應,越是突發緊急的情況,越能看出團隊向心力。
3.切換多重角色
直播不只是單一通路,直播是品牌零售全通路裡面的關鍵節點,不僅能串接實體、電商、社群,也能串接自媒體。
所以當下有沒有開直播,不影響直播主和品牌電商找到商機,直播主的角色除了是主播,也是社群和自媒體的KOL。找到當時最適合的通路做出最適當的回應,別浪費每一次機會。
多數有參與直播電商的品牌主,都在冠軍賽隔天做促銷回應,但當各家都這麼做的時候,就會淪為價格戰,被整理在一長串「慶祝冠軍賽優惠」中,沒有任何差異化。
如果時光倒流,有自己直播間的品牌,遇到任何突發狀況,應在第一時間觀察、判斷、行動,別白白浪費一次好危機。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