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商業顧問,我常到企業參訪。有一次參訪途中,一位創業者告訴我,來找他拿貨的品牌商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超商。
超商拿了貨,省去找品牌商貼牌的環節,直接在自己的賣場裡販售。就像沃爾瑪裡的零食,可能不再是其他品牌,而是自有品牌「Great Value」。
我甚至覺得,在未來不只是品牌商,零售商、貿易商都有可能會慢慢減少。為什麼?要講清楚這點,就請你和我一起,從生產到消費這個商品鏈本身開始說起。
商品鏈上的5個角色
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商品鏈,可能涉及到5個角色:工廠→貿易商→品牌方→零售商→消費者。
第一個角色,當然是產品的生產者。如果生產者、工廠太多,品質參差不齊、不好管理該怎麼辦?交給貿易商,它對工廠進行選品和採購、統一管理,賣給有採購需求的人。
繼續往下游走,品牌商。產品被品牌商統一採購、貼牌,產品就有「品牌」的概念。現在產品有了,但怎麼銷售?通路在哪裡?
解決這個問題的,是零售商,例如線下的賣場,例如沃爾瑪、家樂福。最後是誰買?消費者。好了,一個供應鏈,5個環節,在任何環節之間的角色,都在扮演「中間商」的身份。
然後消費者買到的產品,可能會越來越貴,因為中間商要賺差價。貿易商從工廠拿到產品,價格翻一倍、賣給品牌商;品牌商貼牌之後,再翻倍;零售商從品牌商進貨,還要再提高價格銷售。
這樣下來,當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時候,支付的價格比實際成本要貴多少?3倍、8倍還是10倍?
但消費者鍾愛低價。例如我們在鞋店試鞋子,一問價格人民幣999元。你拿出手機搜了一下網路,發現線上購買、品牌直銷,只要人民幣599元。我想,你大概會尷尬又不失禮貌的說自己雖然很喜歡這雙鞋,但還是不太合適。
零售商:找到貨源,自建品牌
天氣轉冷,我戴了一雙手套,上班的時候遇見同事,小伙子騎共享單車來、手凍得通紅,正在哈氣搓手。看到了我的手套,表示也想買一雙,問:「老師,這手套是什麼牌子的?」我想了一下,發現它沒有牌子,它就是無印良品的手套。
又像是,晚上加班肚子餓了,你走下樓看一看,沒什麼可吃的,去7-11買一個便當吧,有菜有肉還不錯。拿到手裡仔細一看,也沒有品牌,或者它就是7-11牌的便當。
所以,當零售商自己有信心、能找到穩定貨源的時候,自己做品牌就好了,為什麼還需要上游品牌來賺差價?
現在,我走在家樂福裡,看到想買的產品可能已經不會關心它到底是什麼牌子,因為零售商已經解決了「信任」問題。只要價格可以,就拿起來放在購物車裡。零售商就變成一個直營的品牌店,同時成為品牌商。
文章開頭的創業者,他的真實感受就是很好的驗證,找他拿貨的零售商變多了,就是零售商做的努力。
品牌商:尋找便宜流量,做大品牌
那麼,原先的品牌商在幹什麼?品牌商在尋找更便宜的流量、更便宜的觸及方式。在傳統的合作模式中,品牌商獲得的流量,幾乎全掌握在零售商手裡。
零售商可能會說,我的品項分區就是這樣,你想擺在哪個位置?但如果不給我足夠的上架費,好位置就是其他品牌的了。
所以,你大概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品牌商做電商直營時,抖音、小紅書⋯⋯哪裡流量便宜,就去哪裡;同時努力做大品牌價值、努力在零售商前站上風,像是可口可樂和沃爾瑪,誰也離不開誰。你不可能去沃爾瑪找不到可口可樂,而且可口可樂不需要額外為自己的上架付費、不依賴貨架上的具體位置,它完全擁有自己的定價權。
還有一些品牌商,選擇不依賴電商平台,轉而做自己獨立的網站,甚至是APP。就像是SHEIN,它聚焦在跨境快時尚女裝,擁有獨立網站,本身既是品牌商,也是零售商。
為什麼要做獨立網站?因為依賴平台,就像是在大商場租了一個店面,想打廣告需要申請,想要位置靠前一點要競價排名。
而現在,有了自己的獨立站點,可以直接去Google打廣告導流、可以直接去Facebook打廣告導流,也可以去做內容導流,流量和轉化完全由我獨享。這樣為什麼還要和零售商合作,讓它賺價差呢?
貿易商:向上聯合工廠,向下做品牌
面對品牌商和零售商的攻勢,貿易商應該怎麼辦?它可能需要守住自己的核心能力,對複雜性的管理能力。
什麼意思?大大小小的工廠太多了,工廠今天活著、明天沒了,或者明天換了一個品項生產,太複雜了。
像是要賣汽車配件,但有那麼多種汽車配件、那麼多工廠,一家家找、一家家簽合約,還不能保證品質和供給。
但是,所有品項的汽車配件,在你這裡可以一站式配齊。你站出來說你就從我這裡買,品質差了算我的,合約簽了,到時候供給不了也算我的。你就成功管理了複雜性、獲得採購方的信任,成為信任主體。
從核心能力出發,貿易商可以往上游走,和多家工廠深度綁定、深度合作,一站式的解決客戶各種複雜需求。
但如果你沒有做這麼多品項,你只做大的單品呢?如果工廠有一定的規模和量體,它就能自己成為信任主體。到時候,就是它站出來告訴採購方,說沒關係,出問題找它、供不了貨找它。
而你就會面臨被取代的危險,你可能要往下游走,去做自己的品牌,甚至自己去賣貨了。
工廠:廠牌直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工廠,產品的直接生產端。它又是怎麼想的?它站在產品的這頭,望著消費端手癢難耐。為什麼?它想擠掉貿易商,它也想擠掉品牌商,這些中間商它都想擠掉。
現在好了,隨著電商崛起,工廠一拍大腿。它說,我自己做好廠牌,所有中間商都不要了、直接面對零售商、消費者,不好嗎?
有家機械公司,專做木工機械。它專注研究發達國家的木工文化,以跨境電商的模式銷售。從工廠開始做起,從輸出貼牌產品,到自做品牌、做網站,做出過億的年營收。
任何一個角色,都可以嘗試整合多個環節。像是前文提到的SHEIN在做品牌、做零售,打開市場之後,它還向上游整合了生產資源,獲得供應鏈優勢。
未來購物,你下單後,產品可能就會開始加工、出廠、打包,送到你手裡。這下,就真沒有中間商在賺差價了。
最後的話
消費者,鍾愛用更低的價格買相同品質的商品。那麼,從產品生產端到消費端,這條長長的商品鏈,一定會被壓短。
工廠、貿易商、品牌商、零售商,任意一方都可以整合更多資源,嘗試去擠掉單一的角色,觸及更多使用者。所以,你可以看到多股力量互相角力,看到每一個商業角色在用自己的智慧活下去,或者做得更好。
看到大大小小的品牌,自己悄悄的長出來,隨時準備一鳴驚人。商業這件事,可能性太多、太精彩了。
期待有更高效的商業模式,祝福每一個提高商業效率的創新者,也祝福你把自己的品牌建設得越來越好。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悄悄減少的中間商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