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碳競爭力高峰會暨百強企業頒獎典禮」的下午議程,邀集產官學界領袖,碳競爭力百強企業共同研討關鍵洞察與解方亮點,從企業與供應鏈如何共創,建構淨零轉型競爭力,再到如何從當前的線性經濟轉型循環經濟? 如何運用減碳作為連結國際競爭力,開闢碳競爭力的新藍海。

《商業周刊》總編輯劉佩修指出,即便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予人不重視ESG的形象,但全球碳關稅壁壘已經成形,加上2025年全球將面臨「低成長、低穩定與低利率的三低挑戰」,地緣政治與供應鏈分散將增加企業成本。永續將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循環經濟到減碳創新 碳競爭力百強企業永續轉型的關鍵實踐

遠東新世紀副總經理黃全億,點出遠東新世紀以創新材料驅動企業綠色轉型的關鍵,他表示,自1988年開始推動寶特瓶回收,已經建構陸(寶特瓶、衣物以及電子廢棄物回收)、海(海洋廢棄物)、空(廢氣回收)的回收體系,預估2030年成為全球PET回收領導者,實現50%綠色材料使用、50%綠色產品與減碳50%。

以翻砂高耗能傳產起家的勤美集團,董事長林廷芳回顧他自2016年開始啟動轉型循環經濟,停用銑鐵專注於回收鋼材,讓能源消耗降低74%,並透過AI技術,讓得料率由38%提升至70%,成功減少碳足跡,更在公司內以綠色會計,推動員工參與永續理念,讓公司從線性經濟轉為循環經濟企業。

玉山金控風險長謝冠仁指出,金融業主要碳排來自範疇三,占比達到98.8%,如何減少融資放款客戶成為首要之急,因此玉山導入PCAF框架,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並協助中小企業達成減碳目標,也發行永續債券,推動RE100與碳交易機制,並關注生物多樣性貸款,並透過教育與數位化提升碳排數據品質,協助企業實現綠色轉型。

碳競爭力高峰會藉由碳競爭力百強企業的分享,為台灣企業找出驅動減碳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因子。

台灣推動構建減碳供應鏈 從線性經濟邁向循環經濟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主任秘書劉怡焜表示,環境部刻正推動構建減碳供應鏈,積極邁向資源循環,期望到2030年減少143萬公噸碳排放,並創造3,700億元年產值。他強調,循環經濟是從產品設計、回收處理到再生利用的全鏈條整合,以減少廢棄物處理壓力並提升再利用率。具體策略包括源頭減量、綠色設計及物料循環,並將於年底推出固體廢棄物能源化(SRF)白皮書,目前8+N資源循環聯盟已有超過200家企業參與,透過跨產業合作建構完整的循環經濟網絡,他也呼籲業界採用創新技術與數位工具,翻轉傳統廢棄物管理思維,朝零廢棄與永續社會邁進。

「大家都以為我們是洗沐保養用品品牌,但其實我們的核心是農業。」茶籽堂品牌創辦人趙文豪表示,茶籽堂成立20年來,常有人詢問我們如何培養永續經營的思維,在這過程中,B型企業的永續ESG標準扮演了關鍵角色 - 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讓我們清楚看見企業營運的優勢和不足。透過這套科學化的評估工具,我們得以檢視營運環節,進而找出改善方向;從苦茶油契作起步,到推動地方創生與循環經濟的結合,選擇從源頭改變,減少塑膠使用並倡導可回收與再利用的理念。

「面對碳費開徵,企業應該建立以科學為基礎的減量目標(SBTi),設定近期與長期的減碳目標」德國萊因永續策略長蘇冬蘭認為,SBTi提供清晰的框架,幫助企業制定近期與長期里程碑,可降低法規風險,並提升中長期競爭力,SBTi支持企業減碳行動,透過設定範疇1(自營)、範疇2(外購能源)及範疇3(供應鏈)目標,涵蓋全生命周期減排,成功實施SBTi計畫的企業,不僅能獲得國際公信力,還可享受綠色金融支持。

《商業周刊》ESG總編輯管婺媛總結碳競爭力產官學界領袖企業的分享的經驗,點出減碳前段班在於克服企業經營矛盾,突破獲利和永續間永遠只有衝突的固有思維,當企業勇於挑戰看似不可顛覆的經營原則,就能在矛盾堆裡找到黃金。

碳競爭力高峰會建構淨零轉型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