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在執業的時候,曾有一個客戶做的是電子流通業。我們兩個常常在一起吃飯,有天他跟我酒後吐真言,說他其實壓力很大。

我說:「你為什麼很辛苦?你公司不是很賺錢嗎?」

他說:「我是賺錢沒錯,但你知道嗎?這個錢到底是真的賺還是假的賺,我也不清楚。」

我說:「怎麼回事?有沒有賺錢你怎麼會不知道?你做假帳騙我?」

他連忙搖手繼續說道,客戶主要是代工大廠,賣產品給他們的毛利率不高,以前是五窮六絕(毛利率5%~6%),現在只有茅山道士(毛利率3%~4%),未來說不定還會降到說一不二(毛利率1%~2%)。

他又說,毛利已經不高了,結果代工大廠給的應收帳款天數是6個月,但他跟上游進貨的應付帳款是2個月,這中間就相差了4個月。不過嚴格來說不只4個月,因為還要囤貨,存貨要2個月。也就是說,存貨2個月、應收帳款6個月,基本上要存8個月的錢;可是付給供應商的應付帳款是2個月,一來一往淨差額就6個月。

「你看,我的營收越來越增加,我賺的錢越來越多,但是賺的越多,表示我的應收帳款跟存貨越多,我每年賺的錢都沒辦法發放現金股利,因為都囤放在應收帳款跟存貨裡面。」

他苦惱的繼續說:「我雖然帳上都是賺錢,可是銀行借款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在現金流量上,他根本找不到現金可以從哪裡擠出來,以至於必須跟銀行借錢發股息,就算要轉投資,也必須跟銀行借錢。

「現在我已經跟銀行借了100多億元,所以你不要看我現在住大直豪宅,萬一哪天公司出事情,我這個董事長是連帶保證人,可能一夕之間就宣告破產,化為烏有。」這就是他常常晚上壓力大到睡不著的原因。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即便一家公司賺錢,但是長期無法從營業上取得現金,基本上就表示這個獲利是不健康的。

以「自由現金流量」預估股利的穩定性

自由現金流量=營業活動的現金流入-資本支出-利息

對於賺錢的公司,自由現金流量代表企業有無增加股利的空間。對於賺錢不多或虧錢的企業,這個指標暗示著企業有沒有能力維持現有的股利水準,甚至是否必須放棄預計的資本支出如擴廠計畫。

企業每年賺取的自由現金流量,讀者可以從已發布的財報中輕鬆計算而得,例如台積電2022年產生的自由現金是:

1兆6106億(營業活動的現金流入)-1兆896億(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無形資產支出)=5209億

這筆錢台積電可以決定用來配發股息、償還負債、轉投資,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直接存在銀行裡。

以上是介紹如何從現金流量表中計算自由現金流量。實務上,一家企業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才是經營者及投資人應該關注的!如何推估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實務上可以概推如下:

自由現金流量=預計稅後淨利 × X% + 預估攤折費用—預計資本支出

至於這些數字,沒有人和公司,能告訴你確切的數字,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如果他們能知道,那他們就不是人了!不過自由現金流量在商業模式越穩定的公司、資訊越透明的公司,越能推出越準確的數字。

「現金流量表」對投資人的意義

很多台商到香港掛牌,股價都很低,台商們不解,為什麼公司這麼賺錢,但是在港股卻不受青睞?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台商規模普遍較小,在港股較不受重視;其二就是港股市場很注重公司是否有現金流入,可以穩定發放股利,這也是港股推崇地產業跟金融業的原因。

反之,因應產業發展狀況,台股較推崇製造業。然而,製造業的缺點就是必須不斷擴廠,擴廠就要買土地、建廠房、買設備、買原料。生產完畢之後,賣給下游,出貨以後又要隔好幾個月才收到錢,導致生意做越大,三點半卻跑越重;同時公司帳上的EPS 雖高,卻沒有充裕的現金來發放股東滿意的股利,導致不受港股法人青睞,在港股掛牌的股價都很低。

總之,我們了解現金流量表的目的有4個:

1.了解公司的獲利品質是否良好,處於危機中的公司是否還有救。

2.評估公司資本支出的承受度。

3.評估公司股利金額的合理性。

4.評估股價上漲的空間,特別是歐美大型企業。

對於獲利品質好的公司,投資人可以加碼。反之,不是減碼,就是必須設定較低的本益比。

2024年度必修【最賺錢的財報數字課】好評再加開

早鳥最低75折》現正倒數中☛立即報名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增訂版‧全新案例】》☛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延伸閱讀:銷售成績好也可能倒閉!怎麼從「現金流量表」一眼看出公司健不健康?

書籍簡介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增訂版‧全新案例】》

作者:張明輝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10/03

作者簡介

張明輝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會計碩士、台灣大學商學系會計組。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Chairman & CEO, PwC Taiwan)、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並曾任台灣大學、中正大學兼任教授,並在東海大學專任教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任內,有鑑於企業永續議題的重要性,特別設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公司;接掌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後,持續貢獻其專長,協助台灣在會計、審計、税務、公司治理及永續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工作,為台灣培育國際化人才,提升台灣爭力。

另著有《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商業周刊出版)

責任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