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當我們想達成重要目標時,就像要移動一塊巨石,儘管團隊施盡所有力氣,就是移不動。

問題不出在團隊的力氣不夠大(努力不夠多)。如果需要的只是努力,你和團隊早就已經移開這塊巨石了,但很多時候光靠努力並不夠。

為達成過去從未能達成的目標,就必須做過去從未做過的事。看看你的周遭,有誰已經達成了這個目標或類似的目標?他們有何不同做法?仔細分析你預料會遭遇的障礙,以及如何克服這些障礙。運用想像力,思考是否有你沒想過、但其實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東西?

只有用槓桿才能移動巨石,而「領先指標」的作用就像槓桿。

槓桿有2個主要特徵:第一,不同於巨石,槓桿是我們能夠移動的東西;也就是說,槓桿具有可被影響性。第二,槓桿移動時,巨石也會移動;也就是說,它具有預測作用

要如何替目標挑選適當的槓桿(領先指標)呢?要是符合「80/20法則」的活動。在你們所做的事項中,有哪些20%的事比其他的80%,對達成目標具有更大的槓桿效益?在眾多可能性中尋找適當的槓桿,可能是領導者所面臨最艱難、最令人好奇的一個挑戰了。

每天忙到不行,還被要求提高營收⋯

一旦團隊清楚了解領先指標後,對目標的觀點就會改變。讓我們來看看貝絲的例子,她是一家超市的經理,準備要達成極具挑戰性的年營收成長目標。

貝絲請求麵包糕點部門經理鮑伯支持,改善他們持續下滑的年營收數字。鮑伯一向和藹可親,通常聽到這樣的請求,就算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營收,多半也會說:「沒問題,我樂意幫忙。」

但是這一天,鮑伯的好脾氣已經到了極限,不想再百依百順。他挖苦的說:「妳想改善營收是嗎?那就累死自己吧!」

鮑伯的反應讓貝絲嚇了一跳,但她很快回神,說道:「鮑伯,我一個人沒法做到,你比我更接近顧客,也比我更接近你的手下。」

鮑伯真的很無力,他說:「你到底要我怎麼做呢?我又不能把人敲昏後,拖來店裡。我是賣麵包糕點的,如果你想要貝果,找我便是,其他的我實在辦不到。」

其實鮑伯很喜歡貝絲,也很樂意幫助改善商店的營收,但有兩件事讓他退縮:不知道該如何做,以及不認為自己能做到。

此時此刻,鮑伯真正的想法是:「我們是30年的老店,沃爾瑪最近在附近開了一家分店,而且我們超市在十字路口不利的這一邊,所有車子都必須左轉才能到我們超市,況且客人還不見得能看到我們的招牌呢。現在貝絲居然要我改善營收?有沒有搞錯啊!?」

鮑伯繼續說:「要是我知道如何能改善營收,你以為我會拖到現在還不做嗎?我可不會扯你後腿!」

站在鮑伯的角度來看,你就更能理解他在無力感之下做出的反應了。其實,有太多人的境況跟鮑伯類似,他們都清楚看見巨石(問題),卻看不見槓桿。

領先指標:減少品項缺貨

現在,讓我們重播這個情境,但這一次貝絲要用「領先指標」來驅動她想達成的目標。她召集所有部門經理,提出以下問題:「除了維持日常營運之外,要是讓你們的團隊做一件最有助於改善年營收成長率的事,你們會做什麼?」

實際上,這是在詢問他們:「哪一個可被影響的成果或行為,最能預測『營業額』這個落後指標的變化」,只是貝絲把它局限在很窄的焦點上。

他們開始討論很多的可能性,例如改善顧客服務、改善店裡的環境、發送更多免費試吃品等等。經過多次來回討論,他們最後一致同意,為改善店裡的營收,團隊所能做的一件最有建樹的事是:減少品項缺貨。

「減少品項缺貨」極有助於提高商店營收,因此是個具有高度預測作用的領先指標,這在零售業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同樣重要的是,這也是一個高度可被影響的領先指標。

現在,鮑伯知道他的麵包糕點部門,可以如何幫助超市提高營收了,減少熱賣品項缺貨的可能,就是他的部門可以實際影響的事。

他們可以增加檢查貨架的次數,看看哪些品項賣完了;他們可以調整後檯作業,讓賣出速度較快的品項,更快速補貨;他們可以改變再下單的頻率和數量。換言之,這是他的團隊可以致勝的賽局,所以鮑伯現在有興致投入其中了。

領先指標幫助團隊達標

當一支團隊定義其領先指標時,就是在下策略性賭注,如同在說:「我們打賭,驅動這些領先指標就能達成我們的重要目標。」他們相信這支槓桿可以移動巨石,而且因為相信,所以投入其中。

最後我們想要分享的是,我們看到最具影響力的領先指標,都是來自領導者與前線團隊的合作。這種合作有多個不同形式,但不論在哪個情況,當領導者提供指引與方向,和團隊釐清哪些行動能帶來最大成果時,領先指標能造就最大的影響。這是你追求的因(領先指標)果(重要目標成果)關係。如果執行得當,這個合作就能創造出領導者與團隊無法單獨成就的綜效。

在一些情況下,領導者會訂定一個可能最有效的領先指標,做為團隊參與的催化劑。但之後,領導者會謹慎的讓團隊發揮自己的想法。在其他情況下,領導者會讓團隊提出一套初步想法,然後再加以檢視與回應。當運用這方法,領導者可以否決他認為行不通的想法,但不能規定最終的領先指標是什麼。

無論你使用哪個方法,都要記得柯維(Stephen R. Covey)最重要的教誨:「沒有參與,就沒有承諾。」如果你想要團隊高度投入,就要提供有意義的參與機會。

優良領先指標真正重要的影響和妙處在於:能使團隊投入於達成極重要目標。畢竟達成組織追求成果的人,是前線人員。

探究出適當的領先指標,是在幫助每個人把自己看成策略事業夥伴。讓所有人參與對話,討論如何能做得更好,或採取什麼不同作為,以幫助團隊達成重要目標。

延伸閱讀:
這個櫃姐,賣出的鞋子數量是同事的3倍!一個故事看「領先指標」和「落後指標」的差別

書籍簡介

《執行力的修練(增訂更新版):達成極重要目標,與成功有約的4個紀律》

作者:麥切斯尼(Chris McChesney)、柯維(Sean Covey)、霍林(Jim Huling)、泰利(Scott Thele)、華克(Beverly Walker)
譯者:李芳齡、王怡棻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3/03/03

作者簡介

麥切斯尼(Chris McChesney)

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FranklinCovey)的全球執行業務總監,領導公司持續發展「執行力四紀律」超過15年,影響全球各地數千家組織,幫助他們獲致非凡成果。麥切斯尼也在世界最大的領導力論壇講演,更多資訊詳見www.ChrisMcChesney4DX.com。

柯維(Sean Covey)

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教育業務總監,指導構思和發展「執行力四紀律」方法的原始團隊成員之一。柯維是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曾擔任楊百翰大學四分衛。他也是《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著作甚豐,包括《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The Leader in Me)、《七個好習慣: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appy Kids,兒童繪本版)等書。

霍林(Jim Huling)

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的常務顧問。霍林負責全球指導、教學、推行「執行力四紀律」,傳遞這套方法的優質運用。他也經常擔任高階主管的執行力教練,更多資訊詳見www.jimhuling.com。

泰利(Scott Thele)

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商業成果實踐的全國實踐領導者,主要任務是應用執行力四紀律。泰利主要擔任主題演講者、商業顧問與內容構想領導者,協助組織執行最關鍵的策略。

華克(Beverly Walker)

在擔任喬治亞州民政部部長與伊利諾州主任期間,華克將執行力四紀律應用在解決嬰兒死亡、精神健康,與兒童識字等看似難以克服的巨大挑戰上,進而取得傲人成果。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