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正在改變產業的面貌。隨著「政治考量」凌駕「經濟利益」,各國更極力爭取產業鏈中關鍵技術的地位,這個現象尤其在半導體產業特別明顯。

從許多分析報告可以看到,當科技產業因為政府監管、技術競爭與商業貿易等因素,被逼著從過去的全球化佈局,要轉變成「區域化發展」,接下來馬上碰到的難題是:「企業如何培養能面對環境複雜性遽增的專業人才?」

過去,台灣透過OEM/ODM的商業模式,對外輸出產品與服務。在以經濟利益為前提的合作之下,企業只要能交付合規的產品與服務,做好自己的管理,就大功告成。

現在不一樣了!地緣政治升溫,貿易規範漸趨嚴格,企業除了要做好產品,還得「多點佈局」——台積電就是一例,除了台灣,也需要到美國、歐洲、日本、德國等地設廠,因此帶動組織內部的人才需求更為國際化。管理者要從過去以產品輸出為主的組織思維,轉變成全球性的組織編制擴展。

地緣政治持續發展,對的國際人才具備什麼特質

過去做產品輸出需要的國際人才,可能著重在專業技能,例如英文能力、科技掌握度、專業深度...等等。但地緣政治下的全球佈局,企業得更著眼在:

溝通與共融領導力(Inclusive Leadership)
談判力
面對商業變化的掌控力

在Universum 2023趨勢報告中,高達80%的受訪雇主表示,找尋合適人才的困難度比2010年多了46%。從全球化佈局、到現在面臨區域多點佈局,企業所需的國際人才,除了英文與專業技能外,更著眼於未來能夠落地、與當地的利益關係人,包括政府、員工、產業工會、協會等進行連結,協助企業調動資源面對環境改變,以及能幫助管理者健全區域組織營運的人才。

曾幾何時,負責供應鏈以及物流的專業人員,也需要跟隨法規等變化,主動對組織提出建議、以及未來區域布局的發展策略。

這種人才的培養極為困難,但卻為現今企業渴求。因此,現在企業除了要能持續吸引一流且具備應變能力的人才,更要著力於建構企業內部資訊的分享與透明性(Transparency),打造串起「既深且廣」的全球資訊平台。

同時,企業也需要透過內部訓練與管理,強化各層級的溝通,將資訊轉化成有用的知識進而變成具體應變戰略,來快速地面對複雜的產業變動。

團隊成員組成要異中求同,更需相互尊重與合作

如今,企業正在面對更複雜(High Complexity)而且區隔化(Segment)的環境,許多的問題解決或是技術研發,得仰賴團隊的「異質性」,意即具有跨專業、跨文化、跨區域背景同時又能協同合作的團隊——因為同質性過高的組織,無法應付快速變化的市場以及創新的需求。

因此,一套更具彈性的管理與共融文化,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在目標一致的情況下,相互尊重與共同合作,成為更重要的事。在組織中,「多元公平共融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成為顯學,它不僅是迎合社會新世代的價值觀,更是因應新型態全球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組織特色。

ASML近年更積極推動「Empower Employee to Grow」的概念,建構自主多元的學習系統LXP(Learning Experience Platform)、借助員工自我評量的過程、透過內部主管教練文化,以建立自我學習的覺察與共識。我們期待透過發展員工在專業能力上的「廣度」、「深度」及「跨度」,培養新時代的「3D維度」人才,進而強化組織應對市場快速變化與挑戰的能力。

國際知名管理大師柯林斯(Jim Collins)說:「市場變化愈快、外在環境愈不穩定時,企業挺過風險、邁向成功的關鍵是『先找對人』」我相信台灣的許多企業也將在這一波的全球變動下蛻變,邁向多元共融的組織文化。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