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在寫賀年卡,打開從大阪買的一組3張「年賀狀」。同樣是透明袋裝的設計,但為什麼把外袋黏貼處撕開,把裡面的卡片抽出時會這麼滑順呢?

仔細一看才發現,台灣的透明袋(OPP自黏袋)都常都是把黏貼用膠放在上蓋處,會讓使用者再取出內容物時容易黏到塗膠面。

而日本的年賀狀包裝袋,則選擇把黏貼用膠放在本體處,如此就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對使用者的影響。

看到這邊,請別誤會這是否又是一篇哈日的井底之蛙文。日本設計之所以讓人驚艷,是他們往往能夠在你覺得「這已經很棒,沒什麼好改」時,再重新檢視用戶的體驗,不僅滿足消費者的基本需求,還能創造讓消費者充滿好感的體驗,也就是所謂的「顧客愉悅」(Customer delight)。

就像我經常覺得,飯店一次性牙刷的盒子,很難拆開,誇張點甚至要用力掰才會打開。但日本的飯店可以設計到,用手指輕輕按壓,紙盒就會掀開的友好設計。

(來源:江守智提供)

在企業內部的流程優化也應該如此,我建議可以從三種不同角度出發去思考。在日本豐田(Toyota)體系公司裡就有所謂「3F提案」,檢討現在的做法是否會讓同仁有不滿(Fuman)、不安(Fuan)與負擔(Futan)。

豐田3F提案:不滿(Fuman)

指得是不好用的工具設備、環境惡劣、不合理的工作要求。

像是管理者認真傾聽現場同仁的意見;品檢站的照明亮度、燈具角度,都會影響檢驗人員的感官判斷,所以增加「流明」(亮度單位)也是一種對策。

豐田3F提案:不安(Fuan)

像是工作時的虛驚事故,以及可能遺漏忘記或做錯的內容。

在工作安排上,容易遺漏忘記的部分,可以試著用「目視管理」讓問題被凸顯。像是組裝作業時會在零件盒上做編號,或是在治具上用箭頭指示作業人員順序與工作項目,減少人員做錯的機率。

豐田3F提案:負擔(Futan)

指工作負荷量過大,無法如期完成,無法如期就容易草率。

作業上建立明確的標準,透過觀察比對,瞭解人員作業的快慢。雖然說不見得「快」就一定好,但至少讓大家在速度、品質這天秤的兩端,都有明確的標準。有標準,就能夠判斷好與不好。

改善,是「不怕麻煩」

改善沒有這麼高大上。我曾經看到一篇評論日本設計的說法,說日本設計強,是因為「不怕麻煩」。

因為重視、在意細節,所以會在你以為已經夠好的地方,超越顧客期待,追求卓越;在你以為沒有能夠改進的地方,找到新的突破點;在你以為不可能的地方,找到可能。

改善是沒有終點線的。哪怕是一秒、一步、一個、一動,都是可以改善的可能。所以,追求卓越的你,先從困擾你的3F著手吧!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