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不要再說我們是top sales了,這樣壓力很大,」不只一次,我遇到公司超業同仁,面對我的肯定時,她們總是這樣說。

甚至還再三強調,「你也不用鼓勵我們,真的!」

一開始,我很納悶,哪有下屬不喜歡被主管肯定的,但後來,我恍然大悟,這種心態其實我也有過。原來,我們都是冒牌者症候群的「患者」。

冒牌者症候群不是病,它是心理學提出的一種現象,指一些成就高的人,往往害怕被認為是冒牌者。他們即使有足夠的外部證據來證明能力,卻深信自己不配,容易把成功歸因於運氣、時機,或是別人過分抬舉。

根據調查,70%的人都害怕被發現自己不夠好,特別是高成就的女性,即便優秀如蜜雪兒・歐巴馬、知名演員艾瑪・華森,都曾為冒牌者症候群所苦。

就像超業同仁,一旦被主管稱讚,反應不是欣喜,而是擔心萬一未來業績變差,怎麼辦?「我怕掉下來,隨時怕自己沒辦法超越去年,所以只能一直往前衝......。」一位超業同事向我吐露真心話。

我理解她的焦慮與不安,因為這也是我一輩子的心魔。

冒牌者症候群患者,很難發自內心為自己的成就喝采。

他們會陷入一種負向循環:因為覺得自己是冒牌貨,卻怕被發現,所以只能努力求表現,但不管表現再好,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縱使得到再多肯定,仍不滿足、也不快樂......,害怕失敗的恐懼感,逼得他們想逃跑,又不能逃,往往搞得身心俱疲,卻沒人注意到。

要改變這種心態,得先徹底接納真正的自己,包含長處跟與短處。

我很喜歡《非暴力溝通》書中提到「解放自我」的概念,當你輕易地評斷自己,為自己貼上「不夠好」、「不完美」、「不值得」的標籤時,我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被外界賦予的光環蒙蔽,反而難以用真面目示人,也放不下沈重的偶包。

回到一開始的故事,如果你也像那位超業一樣,冒牌者症候群又犯了,不妨嘗試用這四個步驟和自己對話:

一、觀察事實而不評論:從客觀事實來看,你業績好,真的只是因為運氣好嗎?或這只是你表達謙虛的方法?寫下自己做過的努力,試著肯定自己吧!

二、辨別並表達感受:面對主管的鼓勵,你的感受是什麼?會感到壓力,是因為害怕背負他人的期待而做不到嗎?還是焦慮,擔心下次業績沒達標,主管就不鼓勵你了......?試著釐清自己的感受,並把感受具體化。

三、表達自己的需要:你真的不需要主管鼓勵嗎?還是,你需要的其實是,主管多看看自己其他值得肯定的地方?不再以業績做為衡量表現好壞的唯一指標?當你釐清自己的感受,嘗試把它轉化成具體的需求,別怕說出來。

四、用正向言語提出請求:盡量具體、明確地提出請求,例如,當你因為追逐業績感到精疲力盡,可以跟主管溝通,調整過高的業績目標;或自己區隔工作與休息時間,下班後準時與家人共進晚餐,或每年給自己一段充電假......,把需求變成行動,改變才可能發生。

開啟這四步驟自我對話前,超業同事的想法可能是:

「今年業績達成率150%,主管給了我一筆獎金,還說正考慮幫我升遷,但萬一明年業績達不到怎麼辦?會不會被笑?今年表現好,只是因為我運氣好,剛好分到新市場,其他業務同事表現又不如預期......,並不是我真的多厲害。」

但現在,她會這樣想:

「今年業績達成率150%,雖然運氣不錯,分到成長中的新市場,但為了開拓業務,我每週拜訪X位新客戶、努力維護舊客戶續約,對於主管的肯定,我很開心,卻有點壓力,因為害怕自己明年沒辦法維持一樣的達成率。但我知道,努力本來就不一定會有好成績,還有其他影響因素,我無法完全控制,但只要我經營客戶的方式比以前創新,那就是進步。我希望主管能看見我在業績數字以外的表現。」

練習自我對話,誠實面對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當我們陷在負面感受中,很難把焦點拉回來、找到主控權,看清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非他人期待的。

雖然,現在我的冒牌者症候群偶爾還是會發作,但至少在烏雲來臨時,我懂得先和自己對話:肯定有過的每一份努力,相信至今所有的獲得,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