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大事件就是川普宣布新的關稅政策,總計180多個國家地區受影響,連只有企鵝與海豹棲息的澳洲赫德島(Cocos Islands)和麥克唐納島(McDonald Island)也被課徵關稅,非常離譜!

全世界都受驚嚇、股市立即躺平,周一(4月7日)台股跌幅超過2000點,為有史以來最大,看來這波震盪仍未結束。

很多人將重點放在事情對錯,如賴總統在臉書強調對等關稅不合理,但川普才不管合不合理,他就是要想辦法達成目的。

美國的目的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政府入不敷出、快破產,因此川普要盡可能開源節流。節流是馬斯克透過「政府效率部」大肆裁員,開源則是跟全世界強收關稅,並跟弱勢國家收保護費。

我們姑且不論川普的出發點是否正確,但從企業經營管理角度來看,他的做法非常有效果,可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第一、任何政策的宣示,一定要誇張、能夠引起注意力。這就像做廣告一樣,川普的關稅政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只是要吸引全世界注意,強迫各國盡快和美國談判。川普有沒有達到目的?當然有!全世界都想和美國談條件。

第二、領導人要大刀闊斧改革、不要怕批評。川普現在的所做所為是超級工程,他在關稅政策宣布後,表示自己是用手術重整病入膏肓的美國經濟,現在手術已經完成,就等病人康復。

要改革就不能怕批評,是典型川普施政風格,連他的夥伴馬斯克也是如此。雖然最近特斯拉股價大跌、馬斯克身價連帶受到影響,蒸發逾兆美元,但並沒有阻礙他改革的決心。

川普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領導者不應討好每一個人。台灣改革時往往想得太多,因此不容易有結果。

第三、善用王者優勢,造就氣勢。大家認為川普很霸道,或甚至說他耍流氓行徑,全世界要不按照他的規則,要不就被他欺負。

簡言之,川普懂得用王者及主場的優勢,像是台積電先進製成市占率雖達90%,是市場領導者,但還是主動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反觀川普得了便宜還賣乖,大肆宣揚他沒有花一分一毛錢,就讓台積電赴美投資上千億美元。

第四、執行速度是關鍵。川普上任兩個多月,改革已數不勝數。雖然速度快不一定正確,但川普不在乎是否正確,他講求多做,如果不對就再修正;如果他國沒有抗議,那也剛好占了便宜。

台灣還沒有從川普的震撼教育中覺醒,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如何對付川普這樣的「惡霸」?真正該做的,是看穿他的目的,主動設定談判節奏、快速應變,並創造被需要的價值。若只想著合不合理、公不公平,反而落入被動。或許不按牌理出牌,才是台灣應該做的!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