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僵持不下,美國人卻越來越離不開中國開發的App!《華爾街日報》指出,因為這些中國公司採用「刺繡」戰法,才攻佔美國人的手機。
日前,美國兩黨質疑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的數據安全性,聯手在國會訊問該公司執行長周受資長達4個多小時。但同時,美國立法者要擔心的可能不只TikTok,因為美國人越來越愛用中國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前4名都被中國攻佔。
根據數據調查機構Sensor Tower,3月前3週,美國下載次數最多的app是中國電商拼多多在美國推出的網購平台Temu。
第二名是同樣隸屬於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影片剪輯軟體CapCut,第三名是TikTok,第四名是中國快時尚網購平台Shein,直到第五名才是來自美國的臉書。
中國科技業行話:刺繡
廉價人力大軍不斷微調產品
《華爾街日報》評論,中國科技公司用廉價的人力大軍不斷微調產品,就像幾十年來中國崛起成為世界製造工廠一樣,是這些公司現在打敗西方公司的秘密武器。
在中國科技業就有一個術語,用來形容這種精益求精、不懈追求的作法:刺繡。
「每個人都在一針一線的改善自己的工藝。」曾投資抖音前身Musical.ly的創投投資人范路(音譯)說。
刺繡戰法的第一個元素,就是大量的人力,甚至讓員工互相廝殺,只為推出更受用戶歡迎的產品。例如,Temu雖然是一個購物平台,卻有一半以上的員工的都是工程師,目的是持續改進網站介面。
字節跳動就是刺繡戰法的佼佼者,同樣的作法,在中國科技業也被稱為「賽馬」。好幾個團隊會被分配開發同一個產品或功能,但產品成果略有不同,最終產品性能較好的團隊獲勝,獲得更多資源,其他版本的產品則被淘汰。
「員工有時會說公司沒心沒肺,因為沒有人能從頭到尾完全控制產品設計。」曾在字節跳動工作的資深首席工程師郭宇(音譯)表示。
例如,抖音的招牌單欄滾動介面,就是從多個團隊開發的用戶介面中勝出,被淘汰的則是類似Instagram探索頁面的雙欄介面。
第二個元素,則是標準化,讓產品可以極快推出,徹底執行「先求有再求好」。
字節跳動的產品經理和工程師說,公司有標準化的通訊協定、系統,以及能夠評估用戶喜好的詳細指標,讓app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就推出新更新。
例如,CapCut 2020年才推出,在短短3年內月活躍用戶超過2億,就是因為它快速推出各種更新,不停吸引新用戶。
它第一次下載量暴增,是在2021年5月,當時它推出「3D縮放」效果,可以讓照片看起來像立體照片;去年萬聖節和聖誕節前後,它推出多個節日模板,每天吸引數十萬的新下載量。
而現在,生成式AI正流行,它也準備推出新功能,用戶只需要輸入幾句文字,它就會據此在幾秒鐘內生成影片。
最後,輔助刺繡戰法的,則是中國公司更願意砸大錢曝光廣告,因為它們認為,唯有它們擁有越多用戶數據,才能更細緻的精進其產品。
例如,Temu才成立5個月,就願意用天價,買下被譽為廣告盛會的美國超級盃廣告時段。「中國公司看到機會時,它們比美國同行更願意在更早的階段,用更大的規模購買流量。」曾任職阿里巴巴的中國科技分析師Ivy Yang表示。
《華爾街日報》指出,目前,大家看待中國app時,都只看到強大演算法,但中國公司的組織效率,實則是另一個崛起關鍵。
核稿編輯:吳和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