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勞動力供給受限社會的日本,在各種職業、各個地區都會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讓「人力移動」或是「挖東牆補西牆」外,還必須轉換想法。

轉換想法的範例之一就是「類工作活動」(Workish Act),指社團活動、興趣、娛樂這類非本業的活動,有可能「幫助某個人」的意思。

我們每個人都消費別人提供的勞動力,這種情況稱為「共生」,也稱為「互惠」,就像「每個人都是在互惠的情況下活著」。不過,這句話不只是某種場面話或信條,因為我們快要進入親身感受這句話有多麼可貴的社會。

想要避開勞動力不足,導致生活無以為繼的未來,解決方案之一就是「類工作活動」。

什麼是類工作活動?

這個類工作活動奠基於,「接下來將出現典範轉移的現象,我們的社會也將轉型為每個人都能在不同場合活躍的社會」這個假說。

當我們四處採訪並調查結構性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時,發現這個社會除了於本業付出勞動力的人之外,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勞工,包括以下例子:

  1. 利用智慧型手機的遊戲拍攝當地的人孔蓋、電線桿,同時加上定位資訊,讓當地基礎建設的情況全部攤在眾人面前。已經有大型電力公司利用這些電線桿的資料,進行初期檢修的工作。

  2. 一邊享受旅行,一邊解決某個人的問題。在想去陌生地區旅行的人與某個需要幫助的人互相認識,解決陌生人的問題便成為旅程的活動。

  3. 透過慢跑或散步的方式「巡邏」社區的活動,已經在全國各地普及。警察或地方政府總有無法守護的區域,所以參與這個活動的人會趁著通勤時、工作空檔,或是為了養生,一邊慢跑、散步,一邊在各自做得到的範圍巡邏自己的社區。

  4. 照護現場有許多非照護人員也能完成的業務,例如替患者安排休閒活動,或是和患者閒聊,以及幫忙照護機構製作與經營官方網站,這些業務都能請那些關心照護現況的人分攤。

類工作活動的動機和特徵是「很開心」、「有收穫」

這些非本業的勞動或是工作之外的活動,都有「幫助某個人,解決某個人的問題」的性質,而且不像家事這類影子工作是義務性質,這種類工作活動的特徵之一,就是能得到某些報酬(金錢報酬、心理報酬、社會層面的報酬)。

由於這類非本業的勞動或工作之外的活動,能得到某些報酬,所以我們將這種為了某個人解決問題的活動,稱為「類工作活動」。

Workish Act這個詞彙是由兩個單字組成:

  • Workish:對社會產生某些作用的感覺。
  •  Act:各種活動(本業以外的活動)。

這裡的Workish不只是「類工作」的意思,還具有英文的「使其運作,產生作用」的意思;至於Act就是字面意思的「活動」,但是也有「舞台角色」的意思,這意味著每個人在今後的社會裡,不只需要工作,還有可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這種類工作活動都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共同特徵。

其中最大的特徵在於,所有的參與者並非抱持著某種崇高的社會理念或信念參與活動,而是「因為開心,所以參與」,或是「因為有所收穫,所以參與」,這就是他們的動機,他們也的確幫助某些人解決問題。

類工作活動能獲得什麼報酬?

此外,報酬也有很多形式。類工作活動所能獲得的對價有很多形式,有些是金錢方面的報酬,有些是能夠得到地方的聲望,有些屬於社會層面或心理層面的報酬,有些則是複合式的報酬。

我們提倡的類工作活動,之前都被稱為「慈善活動」、「志工活動」、「社區活動」、「副業」、「興趣」,有時還被稱為「娛樂」,而類工作活動其實是這些活動的綜合,最終都能幫助某些人或是解決某些人的問題。

在勞動力供給受限的社會裡,真的能夠將上述這些活動只看成某種慈善活動或娛樂嗎?我們是不是該進一步正視這些活動的價值呢?因為這些原本「只是為了自己做的事情」,很有可能最終成為對某些人的幫助。

前面提到的4個類工作活動範例,都已經是實際進行中的活動。其實日本社會已經出現一些足以解決勞動力缺口的「徵兆」,名為希望的「幼苗」已經悄悄冒出頭。

我們非常希望各位讀者能了解這些「幼苗」,如果只以「好啦!好啦!就是志工嘛!」「就是副業,對吧?」或是「就是常見的手機遊戲嘛!」一句話帶過,就無法了解潛藏在這些徵兆背後的重大意義。

不過,從類工作活動的觀點看待這些活動,就會發現各界新銳做了許多努力,而這些努力都蘊藏許多在勞動力不足的限制下,打造永續社會的創意。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大缺工

書籍簡介

《大缺工:從技能失傳、倒店危機到產業崩潰,我們如何因應數十萬人才缺口?》

作者:古屋星斗
譯者:Recruit Works研究院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11

作者簡介

古屋星斗

Recruit Works研究院主任研究員。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科學研究科畢業後,進入經濟產業省,參與產業人才資源政策、福島重建、成長策略規劃等,自2017年起擔任現職。專攻勞動市場和下一代職涯發展研究,著作包括《安逸的職場:年輕人不安的未知原因》等。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