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進入職場前,都在學校待了好一段時間,很容易會把一些學校的習慣帶進職場。社會新鮮人尤其容易因此犯了職場大忌。

過去幾年,我跟許多新鮮人一起工作,一方面高度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另一方面,也常看到他們在學校長期養成習慣的影子。

一、開會不是聽課,不能只是靜靜坐在那

很多人把學校上課的習慣帶到職場,把會議當成課堂,只是靜靜地聽,默默做筆記。這不是正確參與會議的方法。

當你被邀請到一個會議,多數時候,你會被期待發言,並做出貢獻。這和上課有著很大的不同。會議通常是一個透過討論做出決策的過程,決策品質取決於中間討論的過程。當大家發現你只願意在會議上當個「聽眾」,久了甚至可能就不再邀請你參加這些會議,你也會失去很多機會。

二、考績不是考試,你不容許犯大的錯誤

大部份的人都有考試不及格的經驗,或是遲交一個重要報告,這些錯誤的影響範圍最多就是你的成績。說真的,你的學習效果不佳,也不會影響學校什麼,完完全全就是你個人的事。

很多人把這樣的心態帶進職場,然後出了大包,工程師寫出天大的bug,業務疏失讓公司損失了一大筆錢。學校對於一個人的失敗容忍度通常很高,但職場不是,就算大家繼續讓你留在那邊,也必然影響你未來的機會。

三、公司不是班級,是以組織成功為目標

公司,相較於社團或班級,是一個更真實的團隊,它的存在完全是以組織的成功為目標。

不管你在學校多麼喜歡離群索居,在職場,你必須認知到,公司是一個真正的團隊,你的存在,就是要為組織做出貢獻。你不用急著成為主角,但起碼要先當那個「助攻」的人,為自己創造機會。

四、職場不是學校,「準時」是最基本要求

很久以前,我們錄取了一批新鮮人,卻發現大家慣性遲到,遲到了也不會即時通知主管。和他們長談之後,我才發現,他們把這裡當成學校,大學的課堂上,大家對遲到或缺席習以為常,很少人會特別去跟老師請假。把這樣的壞習慣帶到職場,真的會很吃虧。

五、升遷不像升年級,晉升要靠自己爭取

學校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年時間一到,所有人自動升一級,制服上多一槓,這件事在職場上完全不存在。

現在的職場,多半不再只以年紀輩份來論職務,而是以能力和態度。你必須知道,職場規則是預設你永遠做一樣的事,除非你可以用能力證明自己能擔大任。升遷和加薪並不是公司預設的路徑,你必須用你的能力去證明。

六、上班不是上學,職務不一定會讓你「學到東西」

同樣的,職場不是學校,也不是補習班,有些職務可以學到東西,但職場並不「預設」要讓你學到任何東西。

在職務上,你的學習機會要靠你自己爭取,學完份內工作,你該試著學同儕的工作、主管的工作、部屬的工作,你才不會被淘汰。如果在工作中無法學到你該學的,你該用下班時間去把它補起來,維持競爭力。

七、你的問題,不只是你個人的問題

在學校,遇到問題可以擱著不解決,最終可能換來不理想的成績,但只會影響我們自己。但在職場,我們要為解決問題負完全責任,如果自己不承擔這個責任,沒有人會幫忙承擔。

如果真的無法解決,就必須向同事、主管求助,但解決這件事仍舊是你的責任,不會因為向外求助,就讓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

八、主管不是老師,不會硬性要求回報

學校設計了一堆機制,透過交作業、考試,讓大家不斷向老師回饋學習狀況。但這些回饋制度,職場可能通通沒有。有的主管可能會要求你回報工作狀況,有的不會。

不管主管有沒有要求回報,你都該主動回報,讓主管掌握績效和進度。尤其當工作上遇到問題,更該即早反應,讓主管得以介入幫忙。

職場和學校很不同,這是所有從學校跨入職場的人都該知道的一件事。如果你帶著這些學校的壞習慣進入職場,卻不自覺,可能要先吃上很大的虧,才能看透兩者不一樣。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