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我加入了一間大公司,有著體面的福利和名片。每次交換名片,總會換來人人羨慕的讚嘆聲。大家會說,我看起來過得很不錯。我常沉浸在這種正向的感覺裡,卻一直沒有弄清:他們看到的是公司的名字,不是我的名字。

後來開始創業,也為自己印了名片。創業前幾年連滾帶爬,公司還是闖不出什麼名氣。有次去參展,顧了2天的攤位,對每個路過攤位的人努力介紹我們公司,也交換了好多張名片。中午吃完便當去丟垃圾時,看見垃圾筒裡有好幾張我的名片,那瞬間,累了一天的心情,忽然好想哭。原來,拿掉那些大公司的logo,我什麼也不是。

公司要成長,那員工呢?

每間公司都追求成長,而公司的成長很好衡量,大致上就是看營收、毛利、淨利這些客觀指標。但在公司裡工作的人,卻往往忽略了自我成長也同等重要。自我成長很難衡量,你不一定說得出來這份職務讓你過去1年進步了多少。缺少客觀的數據,成效就容易被忽略。

如果你是目標導向的人,去進修課程,或是去考取證照,可能是目標導向的方法。以前在大公司工作的時候,我考取了很多張不同的證照,這些證照雖然對未來的求職不一定有用,但卻是很有系統目標的學習方法。

累積知識:組織裡的橫向學習

每家公司內部都有很多學習機會,當你對個人工作上手,學習機會有限的時候,最好的學習來源,就是你同事手上的工作,我把這稱作「橫向學習」。

多數公司都鼓勵員工橫向學習,這樣在同事請假或離職時,能互相代理職務,可以減輕管理者的負擔。但多數人都把這種學習當做苦差事,沒意識到,這是磨鍊自己技能最好的機會。

以我過去作為軟體工程師來說,我除了完成自己份內的程式,還會大量地看同事寫的程式。養成這個習慣後,我發現我除了擁有自己份內的技能,也快速擁有了其他職務的技能。而且我的主管也把這樣的自我學習,視為一種積極的表現。

自我成長:下班時間的大量付出

自我成長代表著,如果你有一天離開了這份工作的舒適圈,那些你能帶走的腦中知識,是否能讓你在一個新的地方安身立命。每個公司都有既定框架、固定使用技術,公司不是補習班,沒有義務教會大家能用以適應其他環境的新技能。這些,只能靠自己,而苦工常常來自於你下班時間的學習和吸收。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位軟體工程師,你是不是能用下班時間,學習在公司學不到,但正開始火熱的新技術?如果你是一位經理人,你是不是能用下班時間,去接觸日常工作接觸不到的管理技能,然後試著把它應用在你的工作環境?

如果有一天,你離開了現在的環境,你不再有名片,或有一張新名片。這時候的你是誰?你將靠什麼維持你的自我認同?如果你和我一樣,看見了垃圾筒裡有好多自己的名片,你是否能維持很強的信心?

時時為那一天做好準備吧!因為那一天隨時會來。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