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EAD畢業之後,我順利在新加坡找到了我人生中第一份全職工作。帶著名校畢業的光環進入職場,一如往常,我凡事奉行「完美主義」。
過去在學生時代,完美主義使我在各個領域都表現的很優異,因為不需要師長push自己,自己對成果就有要求,甚至是吹毛求疵。在別人眼裡已經是滿分的東西,在我眼裡只有80分。正是因為不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我要馬就不出手,一出手時就驚艷眾人。
習慣於這樣的反饋模式,使得我更傾向於花長時間,細膩打磨一個作品。只要這個作品在我心中沒有達到100分,我就絕對不會輕易展示。
然而,大學期間有大把空閒時間可以運用,尚且可以依循這樣的模式。當我帶著這樣的行為模式進入職場,卻讓吃足了苦頭,成為我進入職場的第一課。
完美主義造成的拖延症,讓我的主管急跳牆
在快節奏的管理顧問業,一份任務是以「小時」為基準交付,我壓力劇增,因為這代表我要在極短時間內交付一個完美的成品。
一次早晨,我的專案經理為了一個客戶提案,讓我用2個小時,搜索各大隱形眼鏡品牌商在東南亞市場的電商布局,並向她報告。看似簡單直觀的任務,我卻做的磕磕絆絆,原因是我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資訊太少了,然而我始終認定「找不到是我的問題」,自責心上身,又害怕被經理認定是能力不足,只得不斷搪塞拖延。
專案經理忙於處理其他任務,一時也顧不上,一直到下午3點鐘,拖到專案經理慌了,我才在迫不得已下,向她分享現有搜集的資訊。
看著大量的資訊缺口,我如坐針氈。
沒想到,經理卻說,「資訊不足本身也是一個洞見,代表市場不構成體系」,接著她帶著我一起看著有限的資訊,試著找出其中的規律,總結成客戶可以消化的要點。
我這才發現經驗帶來的壁壘,專案經理知道怎麼包裝,讓極其有限的資訊也能點石成金。假如我早點溝通,讓經理提出她的建議,或許就不用讓她在最後關頭心急如焚了。
職場講求合作,而非個人秀
我反思我拖延的原因,正是因為完美主義使我對自己的成品有要求,而成品還不到位時,害怕自己會「出糗」。然而,職場不是個人秀,在乎的不是個人的優勝劣敗,而是團體的成功。如果因為害怕自己出糗,而遲遲不把現階段的「半完成品」給更有經驗的人過目,即時介入調整,反而耽誤了團體的進度。
我相信這類情況絕不止在我身上發生,在初入職場的好學生身上特別常見,因為過往被經常稱讚「表現不錯」,於是對自己的期許越來越高,不允許自己犯錯。
將上司給到的任務,視為老師交代作業般對待,要把作業寫好才能提交,因此遭遇問題時也不好意思打攪主管,自己悶頭鑽研,成果假如不錯尚且能被原諒,然而最常見的情況是,花了更長的時間產出,結果還不是主管想要的那樣,形成雙輸。
我從科技產品發表的迭代中,放下了對於完美的執念
2022年底,ChatGPT的問世震驚全球,吹響了AI全民化使用的號角。然而一開始,研發ChatGPT的工程師們都認為發布的模型是不完美的,但是,他們要告訴全世界,「他們做出來了,他們是第一個!」
我相信研發ChatGPT的工程師們也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但假如OpenAI過度執著於創造一個一開始即「滿足所有需求,無懈可擊的產品」,而遲遲不發布模型,可以想見的是,他們可能會被其他公司捷足先登,或是長期陷在自己的思維中,而與市場需求背離。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當時機適宜時,發布恰到好處的產品,並根據用戶反饋持續改進,才是最佳策略。
了解了這樣的邏輯之後,現在的我不再執著於「一步到位」,而是給自己立訂一個「截止時間」,在這個截止時間前我可以不斷修改優化,然而時間一到,就必須發送。就算仍然有不滿意的地方,那也是我未來可以持續「改善、提升的機會」,這使我大大克服完美主義的拖延症,也讓我得以從他人或環境對我的反饋中不斷精進。
「80/20法則」幫我提升工作效率及影響力
上述提到了我的「完美主義」,這不僅體現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間長度,在講求「多任務處理」的管顧業,這也使得我一開始無法為多個任務排列優先順序,為此吃足了苦頭。
以時間順序來處理任務,結果一團糟
一開始,我以任務派給我的時間序,來安排各種任務的優先級。也就是說,假如經理9點鐘告訴我寫一封Email給客戶;9點半合作顧問告訴我,簡報應該修改哪些內容;10點合夥人說想讓我搜索某個資料(沒錯,這就是管顧業從業人員的真實時刻表),我會以「先到先處理」的原則,並追求「每個都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去一個個完成任務。
我忽略了,每件任務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這麼排序的後果,是我視每項任務同等重要,並且我忽略了派給我任務的人,實際上不知道我還有其他任務,我並沒有溝通我的工作量,去管理他們的預期,只是如老黃牛般一口答應。
結果就是,我在不重要的任務上,花費過多時間與精力,真正重要的任務,反而因為所剩時間不多,只能草率完成。
剛開始收到上司們的催促與著急的反應,我真是委屈得要死,已經全力衝刺了,忙到連廁所也不敢上,還是讓他們不滿意,對自己大失所望。
80/20法則:用最少的力氣,達到最大效果
之後經理找我復盤,我說我不是不認真,而是太認真、不想讓人失望,腦袋裡塞了太多東西,結果搞不清楚重點為何,造成一團混亂。也就是那時,她跟我講了受用一輩子的「80/20原則」。
所謂的「80/20法則」,是指在原因和結果、努力和收穫之間,普遍存在著不平衡的關係,譬如80%的利潤由20%的顧客帶來,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如何才能花最小的力氣,換來最大的成果?經理提醒我,大多數人的努力付出,只會換來20%的成果,而聰明的人會將大部分精力投注在最關鍵的20%,達到80%的成果。
我這才醍醐灌頂,假如我找到了關鍵點,做出80%的成果,而大多數人都只做出20%的成果,我自然顯得更有價值。
我不再如老黃牛般,所有任務來了就接,還傻傻認定這是別人信賴我的表現;而是會判斷哪些任務是會產生巨大價值的,再投注精力,懂得溝通拒絕重要程度沒那麼高的任務。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我不再什麼任務都接、學會拒絕別人,並闡明原因「我目前手頭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因為這⋯⋯」,來解釋這個任務多麼需要我。對方反而認為我更有價值、更加尊重我的時間,那些曾經重複性高、無成就感、影響力小的工作,也逐漸從我身邊消失了。
我因為掌握到了關鍵任務,發揮了更大影響力,在別人眼中的價值提升,之後又會因為信賴我,而繼續把有價值的任務給到我,形成正向循環。我比以前工作更輕鬆,但力氣全用在了對的地方。
*本文摘自劉懿璇出版《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
《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
作者:劉懿璇 Eve Liu
出版社:劉懿璇
出版日期:2024/10/25
作者簡介
劉懿璇 Eve Liu
Z世代;從小輾轉於兩岸成為「第三文化小孩」;曾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訪問學者;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赴全球頂尖商學院 INSEAD 攻讀管理學碩士。畢業後在新加坡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現以全球公民自居,信奉「人生是來體驗的:應在生活的地方工作,而非在工作的地方生活」的理念開啟「遊牧生活」。致力於解構「社會現況」,摸清「底層邏輯」,擬出「最佳策略」。
核稿編輯:陳虹伶
責任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