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宴會或同學會等社交場合,與久未謀面的同學重逢,或有機會結識新朋友時,在簡單寒暄後,一個常見的問題是:「請問在哪高就?」(What do you do?)

近期美國社群和外媒開始討論,別再問別人「做什麼工作」。為什麼這個話題可能不合時宜呢?

「你做什麼工作?」隱含了對人社經地位、收入的多重判斷

《華爾街日報》(WSJ)專欄作家、《下一步!重塑人生與工作》(暫譯,原書名《Next! The Power of Reinvention in Life and Work》)的作者喬安妮·利普曼(Joanne Lipman)表示,「what do you do?」這個問題隱含了你對他人的多重判斷:社會地位、收入、教育背景。

美國線上討論版Reddit上有網友指出,剛見面就聊到職業,令他不舒服,因為這個問題把一個人的身份與職業綁定。

假如你是全職父親(母親)、剛失業員工、靠接案或打工生活的夥伴,抑或是屆齡退休者,要回覆這樣的詢問就有點難為情。甚至可能讓人以為,對方是藉此問題衡量,未來是否值得花時間與我交流。

沒有工作的時候,常會覺得難以定義自我價值

有2次被解僱經驗的35歲阿什利·斯科特(Ashley Scott)表示,當被問「what do you do」時,她會下意識說:「我正在讀研究所。」因為她發現,如果回覆「我正在找新工作,或我剛被解僱」,人們看你的眼光,就會覺得你像個失敗者。

喬安妮解釋,對社會上多數人來說,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也是定義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心理學家形容這是一種「糾結」(enmeshment)現象。

這個概念最初描述人與他人之間界線模糊,而有不健康的依賴關係,比方說:子女選擇職業時,完全依賴父母意見,而忽略自己的興趣。延伸到職場上,就是人沒有辦法與職業分離,導致我們在失業、沒有頭銜的時候,無法識別自己的價值。

疫情、裁員潮,導致工作想像多元化,不再以頭銜定義人生

《衛報》(Guardian)指出,經濟低迷和失業率上升的時期,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如何適應不為工作而生活的日子?

BBC指出,COVID-19疫情期間(2020~2021年),美國失業率一度飆升至15%。疫情後,美國又因通膨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科技巨頭亞馬遜、Google、Meta等公司大規模裁員。

Layoffs.fyi統計,2023年有近1200家美國科技公司宣布裁員,影響約26萬名員工。大解僱潮的出現,讓受影響的員工也許更希望跳脫職業或公司頭銜的標籤,探索人生其他的可能。

此外,年輕世代也不再以職業來定義自己。BBC引述2023年LinkedIn針對全球七千多位員工調查,發現64%的Z世代(1997年以後出生)認為,找到與個人價值觀相符的工作很重要。

2020年南加大畢業生丹妮爾·法拉奇(Danielle Farage)表示,好工作不再是到知名企業上班,而是做一份符合興趣及有機會建立個人品牌的職務,像她就在新創企業擔任行銷總監。

LinkedIn歐洲、中東和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董事總經理喬許·格拉夫(Josh Graff)也表示,與20年前的求職環境相比,現在資訊更豐富,人們有更多元的選擇,包括:創業、接案等。BBC指出,年輕人也不再願意為了一個頭銜,每周替公司賣命60個小時,而喪失自己的生活品質。

找到在工作之外的興趣與價值,重新定義與介紹自己

該如何重新思考工作與個人自我認知的關聯呢?喬安妮建議,重新探索新的興趣,並學習肯定自己。

52歲的安吉拉·卡爾曼(Angela Calman)突然罹患罕病,需要離開熱愛的主播工作,後來她發揮過去媒體專長,將罕病相關的歷程寫下來分享給病友。

透過建立工作以外的興趣,像是陪伴孩子寫功課、參加馬拉松,每個人都能在職業頭銜之外,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創造新的自我實現方法。

你也可以改變與人交流的方法,不再以「你做什麼工作?」作為破冰的問題,刻意改問「你平時喜歡做什麼?」、「什麼事情帶給你快樂?」

被問及職業相關問題時,《富比士》(Forbes)建議,可以描述自己擅長或熱愛的領域,來替代公司介紹或職務內容,像是以「我喜歡採訪,對商業策略感興趣」代替「我是某某雜誌的採訪編輯」。這種方式讓你的回答更有特色,也容易與他人開啟話題。下次參加聚會時,不妨嘗試這種表達方式,或許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交流契機!

資料來源:BBCForbesWSJThe Guardian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原文:問別人「你做什麼工作」其實很沒禮貌!心理學家、總經理的職場觀察

延伸閱讀:
塑膠傳產為何推行周休三日?二代:人生不該把所有時間花在工作上!
態度好、表現積極,卻突然離職!日本年輕員工為何出現「好孩子症候群」?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