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時候,和同事或是下班和朋友聊天時,聊來聊去都離不開工作、誰賺多少錢、誰買了房子或車子。幾乎所有話題都圍繞著「錢」或「工作」,比較少接觸到以工作為核心之外的話題。

這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台灣的文化——勤奮工作,以及對自己的專業負責。

然而,在剛來到荷蘭時,我體驗到了第一次文化衝擊。

在荷蘭,和同事或朋友聊天,很少聊到工作

剛來到荷蘭時,我還是會下意識的只聊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但是對很多外國同事來說,閒聊的內容,不包含工作,他們反而常聊台灣人認為不那麼重要的東西,像是假期、興趣、閱讀、個人體驗等。

當同事們在聊自己讀過哪些文學巨作的時候,我只能分享,我最近讀的一本書,是用來幫助我閱讀的書,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

我還記得他們投以異樣的眼光,覺得讀書就應該是要享受、沉浸在書本中,怎麼會去讀一本這麼無聊的書。

對他們來說,比起一直努力和內耗,他們更在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這導致我每次和同事聊天,都覺得自己壓力很大,因為我還是習慣聊跟工作有關的事。當大家都在聊自己假日去哪裡玩、露營有多棒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完全插不上話。

刻意少聊工作,多多觀察生活

我在到荷蘭一年多後,才慢慢轉變自己的習慣,開始習慣不一樣的聊天話題。

我刻意多去觀察生活、少聊工作,還去ChatGPT問外國人的small talk都在聊什麼,把常見的聊天主題分類記錄下來,慢慢的練習。也努力回憶自己假日去哪裡旅遊,體驗了什麼文化,生活上有什麼有趣的事情。

漸漸的,我發現自己的內心變得比較平靜,不再一味的追求向上的成就,有越來越高比例的時間是真的在體驗生活。

現在的我,大概有30%的起手式會聊工作以外的事,而且比起講自己的事,也更會丟出問題。能夠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閒聊,體驗同事和朋友經歷過的多元文化,真的很有趣。

*本文為商業周刊與「彼得的外商隨筆」合作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