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科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研究顯示,人們在認識一張新面孔後,只需要短短0.1秒內就能形成第一印象,這第一印象包含了識別一個人的能力、可信賴度、責任感等多種特質。
知名人氣演講家、暢銷書作者史考特.莫茲(Scott Mautz)表示,第一印象揮之不去,換句話說,我們將不會再有機會營造好的第一印象。
莫茲曾於全球最大日用品企業寶僑(P&G)擔任高階主管,經手過寶僑史上多個涉及數十億美元的重大決策。莫茲現任求職網站LinkedIn Learning的培訓講師,並於印第安納大學凱萊商學院教書,他著有《心智堅強的領導者: 建立有效調節情緒、思想和行為的習慣》與《三明治主管全局思維》等書。
在職場和商場上,常常因為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好,而錯失機會,例如在面試官心中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而沒有錄取,或是痛失與潛在客戶談生意的第二次機會。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公平,在工作上遇到這種非能力問題而是人際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莫茲表示,只要我們能貫徹一件事,就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莫茲解釋,這一招雖然超有效,但需要有高度的精神集中力和紀律才能產生效果,那個秘訣很簡單:「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自己。」
對別人感興趣,而非試圖讓自己有趣
莫茲解釋,他的本意並非要大家變得沉悶無聊,而是當我們在跟他人的對話之中,如果能向對方所說的內容展現濃厚的興趣,光是這樣就能使對方深感被重視並且舒服自在。
許多人在建立新關係的過程中,常下意識的將話題引導到自己身上,好加深他人對自己的印象。但是這樣做,帶來的往往會是反效果。當我們在對話中把聚光燈打在自己身上,並試圖將自己營造成一個「吸引人」的人設,反倒可能給人留下了一個「錯誤的」第一印象。
《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的最新研究也指出,「心智推理能力」(theory of mind skills)較強的人,往往有更大的機會留下較正面的第一印象。
「心智推理能力」與副語言特徵有顯著關係,例如說話的音量和清晰度,但與說話管理(包括引發話題和運用幽默感等行為)無關!
因此,試圖讓自己的對話內容在對方心中變得有趣,其實無益於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創造良好第一印象的3步驟
那麼,我們該如何引起對方興趣呢?莫茲表示,可以透過以下3個簡單步驟完成:
1. 全神貫注地聆聽
專注聆聽對方在說什麼,要讓對方感受到,除了他正在說的話,沒有任何事情比眼前這個人還要來的重要。
莫茲提醒,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必須打斷對方的話,才能展現自己的觀點,也不需要試圖展現自己的聰明機智或糾正別人;更不要假裝用心聆聽對方的談話,卻在內心默默設計接下來要說的話。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思緒飄向遠方了,沒關係,及時告訴自己回到專注聆聽的狀態即可。
2. 提出好問題=提升好感度
莫茲指出,當你向對方提問或追問時,這正好展現出你對這個人的興趣。而進一步提出更深入的問題,會讓互動中的雙方都感受到對方的親切,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更近。
不過,問問題需要一點說話的藝術,要能夠提出適當、讓人想回答的問題。首先,我們要「認真聽對方說話」,才能根據對方傳遞的內容接著提出相應的問題,讓這場對話一來一往的發展下去。
莫茲指出,這種方式幾乎適用於各種社交場合。
而一個好的問題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需以對方分享的細節為基礎,表示有全神貫注地傾聽。
問出你對這個人真正感興趣的問題,進一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
針對對方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運用你的所知所學讓對話更加深入,例如在詢問關於生產力的對話中,你可以問:「我研究後發現您提到的技術一直存在,但現在才重新出現⋯您認為它為什麼會重新出現呢?」
使用簡單的追問,讓對方有機會回答他們樂於分享他們的觀點,例如:「能多說一點嗎?」或「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3. 運用你的肢體語言
除了說話之外,也不要低估非語言的互動力量。
莫茲建議大家,可以在與對方說話時保持眼神接觸、點頭、歪頭或傾身向前,或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並向對方確認是否是這個意思,這表示對方的談話內容有被認真傾聽。
我們也可以巧妙的模仿談話對象的肢體語言、臉部表情或狀聲詞(例如當對方嘆氣時,你也同樣嘆氣),能夠傳遞同理心、尊重和與對方建立聯繫的渴望。
金句加碼:讓對方印象深刻的10句話
「我想聽你多說一點。」
「我很欣賞你的觀點。」
「謝謝你花時間與我分享。」
「我理解你的想法。」
「我犯了一個錯誤。」
「我們一起找出解決方案吧。」
「我相信你。」
「你的意見很有價值。」
「謝謝你的意見回饋。」
「我可以怎麼支持你?」
如果,你能創造一個溫暖、難忘的對話,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包容,這將是你所能留給對方最好的第一印象。
資料來源:CNBC、PsyPost、TimesNowNews
核稿編輯:林易萱
責任編輯:林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