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表現優異,一個人表現平平,他們的差異與才華無關,與行為習慣及基本原則有關。」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

我很認同這句話,感受非常深刻。

最常發生在我身邊的場景,就是採訪工作。這二十年來我的觀察是,八、九成的記者都習慣依賴錄音機,覺得有錄音機在旁,回來再認真聽打逐字稿即可。

所以他們在採訪時相對鬆懈,既不認真做筆記,與受訪者問答時也不夠專注,甚至聽不懂時,還不提問。

一切都是因為,他覺得有後路,還有時間。

於是採訪後不外乎三種狀況:

一小時採訪打了三小時的逐字稿,三個小時採訪就常花一整天打逐字稿,效率其差無比。

重聽錄音時,發現有些關鍵沒問到(當時沒認真追問,或者不敢追問),所以稿子寫得不順被退回,得再重新補訪,效率也低。

最慘的是,回來後發現根本沒錄到音,若當場又沒做筆記,自己記憶力又差,那根本就是一整個悲劇!

這狀況發生在菜鳥身上就算了,有些資歷一、二十年的老鳥竟然也這樣。

菜鳥沒經驗,很多談話可能聽不懂,所以他得全心放在耳朵上,先聽懂再說,沒法手腦並用。但老鳥為什麼現場不好好做筆記呢?

尤其,如果不是要寫一問一答、強調原汁原味的「大人物QA」稿,根本不需要聽錄音,更不需要寫出逐字稿,只要當場記下「關鍵句」,即可進入寫作。

我想來想去揣摩這類工作者的心態,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他們不夠急切。

如果假設你今天就要交稿、完成工作,如果沒有錄音機在身邊,就不可能允許自己採取這種低效率的工作方式。

所以這代表工作環境還不夠緊張,讓他們有時間磨蹭。

我很早就把自己的後路斷掉了,因為一個慘痛經驗。

我永遠記得,當年聯發科上市前,我好不容易拿到蔡明介的獨家專訪,我還準備了兩個錄音機。天知道,回來後打開錄音機時......兩個錄音機竟然都出問題。

真是欲哭無淚,事後補救的功夫令我痛不欲生。從此,我就養成隨手筆記的好習慣,我永遠假設,今天就要交稿,現場就要完成紀錄。

會議記錄也是一樣,如果現場認真聽、認真記,明明開完會就應該可以立刻寄出會議記錄的,為什麼要拖個二、三天,才能交呢?

這不是自己怠惰,就是老闆要求太鬆。

所以我每次出門採訪或拜訪,看到記者或同事一坐下,就把錄音機拿起來放桌上,然後很安心的、一派輕鬆的兩手空空的聽,筆也不動一下,我就知道,又是一個為自己留後路的傢伙!他的工作顯然不夠多。

如果你在小事上缺乏紀律,在大事上也會一樣。

所以,從一個人的錄音習慣,真的,你就可以辨別他的工作紀律與火候。

立刻按讚郭奕伶粉絲專頁,看執行長們的商業智慧和日常學習 ☛https://www.facebook.com/BW.CEO.YILING.K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