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自己很多餘,主管讓我感受到不尊重,年輕同事講話更是沒禮貌。」
好友生氣告訴我,在會議上又被主管打斷發言,且主管當著他的面,說要聽另一位小他20歲年輕人的意見。
看著好友現況,很難想像過去20年他有多愛這間公司,主管跟也算同期。但革命情感,終究敵不過職場中年人的窘境。
中年後,面對職場的不友善,你該忍還是該逃?
年資累積多年,放下重新來過覺得可惜;再來是薪資,其他地方未必能給更好待遇;就算降格求職,也未必有職缺。到底如何是好?
其實最了解自身處境的只有自己,你可以參考以下3個思考點,衡量一下,自然會有答案。
1、你的職場環境,再忍會大內傷嗎?
先別在意他人對你的評價,先想自己。
如果每天上班,都讓你帶著嚴重內傷回家,這種你一人既無法改變主管或同事的態度,又無法融入的環境,也許越快遠離越好。
若不離開,很可能每天的精力都花在「跟他戰」,工作可能都不用做了,光是時間成本就不划算。若是可能,也許向HR反映溝通看看;但領導者的心態很重要,若沒有意願改變,那麼這樣的職場環境很難有希望變友善。
2、你有協調溝通的條件嗎?
在自己順風順水,在公司內發展順利時,一定要懂得替自己累積「條件」。
遇上中年職場不友善的問題,有條件的人,可以坦誠告訴主管你的感受、告訴年輕夥伴你希望的溝通方式,大膽表達出來,協調不成,也有條件轉職。
我遇過很多朋友,他們鼓氣勇氣說出來後,的確都帶來一些好的改變。
相反的,沒條件的人此時只能忍。但忍也不能白忍,繼續累積條件,用時間換取空間,讓未來的自己有條件可以反映問題,或者選擇離開另覓他處發展。
3、你的公司前程有越來越好嗎?
中年主管揹鍋難免,忍一時風平浪靜,但公司有沒有越來越好,才是重點。
很多決策,老闆一句話,中年主管就要負責。但年輕世代不見得買單,常常中年主管像夾心餅乾,不能跟老闆說不,年輕夥伴卻一直提意見。
若計畫不順利,中年主管揹鍋在所難免。可是若公司整體發展沒有越來越好,你只是跟著沉船。
所以,要不要逃?得看你揹這些鍋,這些學習成本,有沒有讓公司更好,有沒有找到新的生意,還是你只是白揹鍋?這種事情接二連三最容易消耗人。
人到中年,可能無法像年輕人一樣,不滿意就離職。但趨勢是大家在職場的時間越來越長,投入度也越來越高,若沒有友善的環境,天天上班都不快樂。早一點改變,可為自己找到更適合的環境,也是好事。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