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並不是成功關鍵,它會讓我們害怕失敗、害怕犯錯,甚至對此成癮。你同意嗎?

我自己在電商工作,凡事都以優化成果為目標,有憑有據、理性判斷,策略與手段都是數據優先。拿得出成效,有證據的人說話。

但這樣有數字、有目標的持續優化,日復一日,很容易招致完美主義性格上身。每天,都在想辦法:怎麼讓使用者在網站上的每個環節完美進展?怎麼擁有最高的轉換率?最好還有最高的客單價與關聯性銷售,以及最省的行銷成本,那才算是能放過自己。

這樣的情況,對一個電商人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但這之中,還是有一點不一樣。

「怎麼還在加班?」某次開會結束得晚,我回到辦公室,發現同事還在,問了一句。
「Yuki你要有心理準備,那個某某營運長又要打給你了,因為賣得很爛,他們要董事會了,壓力很大。」同事一臉緊張。
「是我們操作的行銷沒盡力嗎?還是商品本身問題?」我看了一下成效追問。

說時遲那時快,電話這就響了。那位營運長劈頭就把團隊罵了一頓,我連話都插不上,同事靜靜待在我旁邊,一臉內疚地看著我。

但多虧了那頓罵,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擺脫完美主義了!掛完電話,我跟同事商討一下,活動可以怎麼改進,再試看看,如果還是不行,那就是市場消費者的聲音,我們盡力就好,沒必要往心裡去,對方情緒和壓力太大,我們理解就好。

完美主義者,其實不追求卓越

《脆弱的力量》提過,完美主義不是成功的關鍵;完美主義有礙成就,且和憂鬱、焦慮、成癮、生活麻木或錯失契機有關。更進一步來說,完美主義是一種自卑的形式,害怕失敗、犯錯、達不到大家的預期、受到批評,會讓我們遠離良性競爭與努力奮鬥的競技場。而我們在什麼領域受完美主義所苦,就是出自於我們對那個領域的不安全感。這些書裡的論述,你是不是也覺得似曾相識?

這樣的情況,其實在職場上還真不少見。追求完美和追求卓越不同。完美主義者,會以為只要自己做得完美,或看起來完美,就能減低或避免責備、批判和自卑所帶來的痛苦,他的想法並不只是想讓工作優化到極致,享受的也不是工作進步的成果,他談得不是自我精進,追根究底,他是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味想取得營運長的認可,我們可就累了,他的生意壓力,豈是我們一個平台可以搞定的?

「我的成就高低、優秀與否,代表我這個人」

完美主義者大多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表現優異受到讚揚(例如成績好、有禮貌、守規矩、乖巧聽話、外表討喜、運動優異),這讓他們養成了危險又有害的想法:我的成就與優秀程度,代表我這個人的好壞,所以我需要迎合、表現、完美。

但,因為完美並不真正存在,完美主義就成了一種外在的觀感,而不是內在動力。無論我們投入多少時間和心力,都無法真的「完美」。

所以,無論工作取得多大進展(如產品頁優化、商品條件改善、價格變低、可以即時出貨、訂單轉化率增加1倍),只要主管或其他同事沒有給予認可,反而好意提出其他改善點,完美主義者就很難接受,也沒辦法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會無法接收到別人肯定的訊號。

書中給的建議:適時展現脆弱的力量=欣賞自己的不完美。試著轉變心態轉變,從擔心大家怎麼想,轉為「我已經夠好了」,從克服自卑、包容自我開始,接納自我、背景、信念以及生活中的不完美,放自己一馬。對自己更寬容,更溫柔,用我們對所愛的人說話的語氣,和自己對話。

接著,學著把焦點擺回自己身上:我要如何進步?如何讓自己更好?不要再將焦點放在別人身上,不要再想著迎合、表現,以及他人的認可。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