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知名企業上課,副總是二代接班人,年輕雖輕但非常好學。下課空檔,他跟我聊到,受疫情影響,身為總經理的老爸決定「遇缺不補」,因此聽到非常多同仁抱怨,問老師該怎麼辦?

看到副總的憂心我很動容,其實「遇缺不補」表面上是個節省成本的好方法,過去或許有效,如今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以下就是我分析給副總聽的內容。

 「遇缺不補」的2大後遺症

1.公司對外形象的後遺症

「遇缺不補」是以往領導者的決策模式,只要遭逢企業業績不佳,就會設法節省成本,將資源投入其他部分。

公司最容易節省成本的選項,通常都是和人力相關的預算,例如人力招募成本、教育訓練、員工相關福利等。

早期選擇這樣的觀念,是因為緊縮成本之後,剩餘的聽話同仁仍然會共體時艱,在工作上全力以赴。

但現在員工的心態早已大不同,這樣做,反而會讓同仁累積不滿,甚至透過網路對外抒發,造成公司的形象受損,也讓外界對我們的品牌印象大打折扣。
   

2.在職員工身心的後遺症

選擇「遇缺不補」,例如3個人的事情由2個人完成,看起來節省成本。只是原本的2位同仁,工作的壓力成長為1.5倍;短期內還可以撐得住,但是時間一長就會出現2個很嚴重的後遺症: 

  • 身體的後遺症:人不是鐵打的,短時間還可以,但時間一長身體難免會出狀況,屆時將進入惡性循環。

  • 心理的後遺症:覺得公司只是在消耗自己,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意思,將喪失對公司的信心。

有智慧主管,尋求解套的3個方法

1.掌握老闆(決策者)的習性

做決策的是老闆,如果想要變更決策,不是立刻硬碰硬,而是先了解決策形成的原因,以及決策者的個性。決策者的個性,會影響我們採取的方法;決策者在乎的事情,影響了我們向上溝通的策略。

許多老闆希望賺錢,但又遭逢營收不佳的現實,難免直覺選擇遇缺不補,以節省成本,但老闆真正在意的事情是「能賺錢,別虧本」。此時就要運用效益分析的策略,讓老闆知道,「只有繼續找人,才能夠賺到錢」。
   

2.做出效益分析,提供讓老闆(決策者)能接受的數據

如前面所說,老闆遇缺不補的考量,是因為公司沒賺錢,那「能不能就不要再花錢」?想要說服老闆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讓他可以接受的數據,讓他知道,即使現在花錢,但是未來可以賺錢。

想要告訴老闆為什麼要繼續找人,不要只說空話,不論你說什麼為公司好的決策,老闆最在乎的就是,「這樣要花多少錢」?

聰明的建議者,應該要說明的是,「這樣做之後,有機會能幫公司賺多少錢」?不妨做出一份「人力效益評估分析」,提供老闆幾種可以考量的數據,但是仍然可以根據公司的實際需求做準備。

內容包含:

  • 員工人力產值:企業應該對於各個員工的投入度及產值,做出量化分析。這樣就能看得出來,員工的個人工作,是否有短期劇烈變化的狀態,以提供決策者一個考量標準。當然不是每個職位都能做出產值分析,但是可以盡量。

  • 員工產值變化表:包含近期內(6個月到1年)的離職員工人數,甚至是「預估離職人數」(前面說到,當人們身心疲乏的時候,離職的可能性絕對會上升),千萬不能等到離職單或辭呈陸續被丟出來,才開始找人。必須讓老闆知道,員工離職,公司耗費的找人和訓練的成本會更高。
       

3.讓老闆(決策者)知道公司的「人力活水文化」重要性

許多選擇遇缺不補的企業,表面看起來節省成本,其實隱藏性的傷害非常大。因為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碰到產值不足或者想離開的同仁,主管會更不敢讓這些人走。

可是不讓這些人走,在工作產值不均等的情況下,表現好的同仁身心煎熬越來越高;而選擇擺爛的同仁會越來越輕鬆,形成下一階段惡性循環。

公司應該建立「找人是正常,離開是難免」的活水文化,即使短期內業績不好,也選擇願意作戰的人願意留下;不願意共同作戰的同仁,也要尊重他的想法。

有智慧的老闆(決策者)必須正視「遇缺不補」的決策,可能造成更多的傷害,想要做好「向上管理」的聰明主管們,只有採用具體的數字,才讓老闆讓老闆真正接受、做出對公司有利的決策。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