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資源分布與人口、經濟、耕地、能源等經濟社會要素布局不匹配,京津冀地區的人均水資源量,甚至比以色列還要低得多。
中國水資源嚴重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早於2005年,時任中國水利部長汪恕誠介紹中國水資源政策時就曾表示,要麼為每一滴水而戰、要麼滅亡,這就是中國面臨的挑戰。
中國最「渴」非大漠西北,京津冀人均水量最貧乏
中國自1970年代以來開始鬧水荒,1980年代以後,水荒由局部逐漸蔓延至全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曾經對《北京光明日報》分析,中國水資源分布南方多、北方少,山區多、平原少,與人口、經濟、耕地、能源等經濟社會要素布局不匹配,「比如,長江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4%,人口占46%,耕地面積占60%,GDP總量占44%,但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9%。特別是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所在的海河流域,是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為突出的地方。」
若以人均水資源量計算,報導引述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指出,中國最「乾渴」的地區並非沙漠廣布的西北,而是華北平原,「京津冀地區的人均水資源量甚至比以色列還要低得多。」
官方近年數據顯示,中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兆立方公尺,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為全球第四位。但由於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公尺,僅為世界平均的1/4,名列第121位,是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經濟學人智庫(EIU)2019年公布的報告指出,水資源短缺可能影響亞洲的經濟發展。當時820名接受調查研究的亞洲食品和農業行業管理人員中,9成受訪者都贊成這一觀點,其中半數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十分贊同」。
另據世界銀行(WB)與中國合作單位共同編寫的《中國水資源合作戰略(2013-2020)》歸納,過去30年,中國在水資源開發和管理方面取得巨大進展,有效控制了主要河流的洪水,並展開農田水利建設,減輕了乾旱影響。此外,水電裝機總量居世界第一,初步控制了大面積的水土流失,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供水管網覆蓋面不斷擴大。
不過,這項合作戰略指出,中國經濟發展依然受制於水的問題。影響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5個戰略性問題包括:洪災風險、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水生生態系統退化,以及水資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世界銀行與中國政府的合作將重點放在6大戰略領域,包括:防洪減災、應對水資源短缺、水汙染防控、水生態環境修復、水資源管理以及適應氣候變遷。
供水不足將衝擊產業,經濟成長火車頭跑不動
印度智庫「能源、環境與水源理事會」(CEEW)執行長高許(Arunabha Ghosh)不久前在新加坡的年度「生態繁榮週」(Ecosperity Week)表示,亞洲是正在經歷最快速都市化的全球工業樞紐。有賴大量供水的產業,不僅鋼鐵等傳統產業,晶片製造業與潔淨能源轉型等新產業,也需要大量用水。尤其亞洲是世界經濟成長的引擎,這些產業是帶動經濟成長的新火車頭。
與此同時,高許警告,全球淡水需求量在2030年底前將大幅超出供給量40%到50%,水資源短缺必須視為超越整體經濟的課題,而非只當成行業類別的問題。
其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面臨水資源匱乏的難關,澳洲「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指出,80%~90%的中國地下水源不宜飲用,一半的地下含水層汙染嚴重,程度已至無法提供產業與灌溉之用;50%的河水既不宜飲用,也不適合農耕;同時,中國雖在清潔能源轉型上取得進展,但供電大致仍仰賴燃煤,依靠燃煤更不能沒有水。
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主任周天勇2021年底在網路上發文說,一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國家,平均每人年均淡水用量必須保持在1000立方公尺以上,才能保持居民生活、工業生產、服務業運行、農業澆灌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需要。而根據中國水利部的數據,2020年中國用水總量5812.9億立方公尺,人均用量僅412立方公尺。
這位學者說,少水或是沒有水,生態會惡化,甚至就沒有生態,更不會有經濟發展的空間。這種狀態下,中國未來的發展,尤其是西北、華北和東北,無論是經濟或生態環境方面,都難以持續。
為了「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水安全,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年5月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強調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整合經濟、社會、生態與安全效益。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構建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
這項規劃綱要並提出,要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結合江河湖泊水系特點和水利基礎設施布局,逐步形成國家水網「一張網」,促進水資源與人口經濟布局相均衡,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本文獲「全球中央」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