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遇過最優秀的學生,出生於羅馬尼亞。雖然共產黨政權在她11歲就垮台,但她仍清楚記得大排長龍領取食物與物資短缺的情況,以及政權傾覆後仍持續許久的經濟匱乏。

伊娃娜雖然年輕,卻聰明充滿好奇心,具有學者的真正本色:當她遇上新的科學思想或問題時,她會從各個角度切入,閱讀她手邊能得到的任何資料。

我遇見她時,她剛抵達北美。就讀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她選修我的思考和推理心理學導讀課程。雖然這堂課的學生人數超過700名,但她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展現的周密思慮,與我會談時尖銳的提問,還有不斷提出的新實驗,都讓她從一開始就嶄露頭角。

某天,我在大學書店遇到她,那時她正佇立在擺設各種筆類的走道上一動也不動。她無精打采的靠著展示架,顯然極其煩惱。

「一切還好嗎?」我問她。

「生活在美國,可以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伊娃娜說。

「和共產時期的羅馬尼亞相比!?」

所有事情都複雜極了。我要找一間學生公寓。租約該怎麼訂?要不要附帶家具?頂樓或是一樓?鋪地毯或硬木地板⋯⋯」

「你決定好了嗎?」

「對,我最終做出了決定。但我不可能知道哪個決定才是最好的。而現在⋯⋯」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是公寓出問題嗎?」

「不,公寓很好。但我今天來書店4趟了。瞧!這一整排的筆。在羅馬尼亞,我們只有3種筆,而且它們總是缺貨,也就是說,實際上一支筆都買不到。在美國,有超過50種形形色色的筆。我在生物學課堂上該用哪種筆?詩學呢?我需要的是氈尖筆、鋼筆、中性筆、可補充墨水的筆,還是可擦去墨跡的筆?原子筆、簽字筆,還是鋼珠筆?我在這裡看了1個小時的說明標籤。」

快樂的人運用「滿意度」做決定

我們每天都需要做出幾十個決定,其中的大部分,可說是微不足道或不重要的決定。像是要先穿左腳或右腳的襪子?乘坐公車或是地鐵上班?該吃些什麼或是到哪裡購物?當我們旅行時,無需遠赴其他國家,即使只是到不同的州,我們也能體會伊娃娜迷失的感受。

商店不同,商品也殊異。面對這樣的情況,多數人採用的是所謂的「滿意度策略」,這是組織理論和資訊處理領域的理論創建人——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創造的術語。

西蒙想要找一個詞形容那些「夠好卻非最佳的選擇」,用以說明針對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們的決定只要做到令我們自己滿意那就夠了。你並不真的知道你選擇的乾洗店是否是最好的,你只知道它們夠好,而這一點能幫助你做出決定,因為你沒有時間比較住家附近24個街區內所有的乾洗店。

滿意度是人類行為生產力的基礎,為了不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決定上,我們都會用上它。或者更精確的說,當我們不想浪費時間試圖改善不會使我們幸福感或滿意度產生顯著差異的決定時,我們會採取滿意度策略。

最近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快樂的人所擁有的並沒有比較多,而是他們對所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快樂的人持續運用滿意度模式做出決定,即使他們並不自知。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可說是將滿意度決定模式發揮到極致的人。身為世界首富,他在奧馬哈離高速公路僅一個街區的小房子裡住了50年。他曾告訴電台記者,如果要在紐約待上一週,他會替自己買一加侖的牛奶和一箱Oreo餅乾當作早餐。

不過,巴菲特在投資上並沒有使用滿意度策略;這種決策模式,是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足輕重小事上的工具。

至於生死攸關的事情,追求卓越的老派作風,仍是正確的策略。難道你希望你的醫生、你所搭乘飛機的技術工程師,或是執導1億美元電影的導演,只求做到夠好就可以了嗎?還是你希望他盡力做到最好?

消費者選擇爆炸的時代

令我這位羅馬尼亞學生沮喪的原因,有部分可以歸類為文化震撼,但這不是她個人獨有的問題。1976 年,超市平均擺放9000種不同的產品;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激增到4萬種。

選擇購買或視而不見,都要付出代價。神經學家已經發現,過多的決定可能造成生產力不足或是缺乏動機。雖然大多數人在被要求下,都能順利依據決定的重要性排出優先順序,但我們的大腦並不會自動自發這麼做。

伊娃娜知道跟上課業比買筆更重要,但面對日常生活中眾多如此瑣碎的選擇,還是會讓她感到神經疲勞,缺乏力氣面對真正重要的決定。最近的研究顯示,被要求做出一連串無意義決定的人,諸如是用圓珠筆或氈尖筆寫字這類決定,較難控制衝動,並對後續的決定缺乏判斷力。

這就好像我們的大腦構造每天只能做出一定數量的決定,一旦達到極限,不管事情有多重要都無以為繼。晚近神經科學界最有用的發現之一,可概括為下面這句話:我們大腦的決策網,沒辦法判定優先順序。

*本文摘自鷹出版《過載:洞察大腦決策的運作,重整過度負荷的心智和人生

書籍簡介

《過載:洞察大腦決策的運作,重整過度負荷的心智和人生》

作者: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Levitin)
譯者: 黃珮玲、謝雯伃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4/01/04

作者簡介

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

是一位神經學家、認知心理學家,也是暢銷作家。美國舊金山KGI密涅瓦學院(Minerva Schools,現為密涅瓦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創始院長,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心理學暨神經科學榮譽教授。身為教育工作者,他得獎無數。著有《迷戀音樂的腦》(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大家出版)、《傳唱世界的六首歌》(The World in Six Songs)等,作品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其中《迷戀音樂的腦》為麻省理工學院、UCLA的課堂教材,及哈佛大學的新鮮人通識教育核心計畫指定閱讀。

在成為神經科學家之前,列維庭是一位專業音樂人。成長於1970年代搖滾狂飆的加州,曾擔任史提夫.汪達、死之華樂團、藍牡蠣樂團的唱片製作人、錄音師,更與史汀、大衛.拜恩同台共演。30歲後,他帶著對音樂的熱情重返學界,如今致力於認知和記憶、專注與分類的神經學基礎,並從中汲取管理智慧,寫成本書。是腦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領域強而有力的發言人。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