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串接數位資源 打造不中斷學習平台

去年疫情蔓延全球,各國學生都歷經過學校停課或部分停課,只能在家遠距教學的「新常態」,雖然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只有延後開學沒有停課,但也開始嘗試實體結合數位的授課模式,推升整體線上學習需求,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發表的「二〇二〇台灣網路報告」便顯示,線上學習使用頻率增加二五.一%,僅次於餐飲外送。

到了今年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各級學校紛紛實施「停課不停學」,可想而知數位學習使用頻率勢必更加高漲,身為台灣最大且免費的數位學習平台,均一教育平台呂冠緯執行長指出:「那個時候,我們每週活躍使用者從大概六、七萬,躍升至五十幾萬,有近十倍差距。」相較於創立以來,週使用量從三萬翻倍到六萬,約莫花了四年時間,整體趨勢發展與需求升溫,都達到前所未見程度。

「有史以來沒有如此加速過,連九月實體開學後,每週活躍使用者仍有十一萬!」呂冠緯坦言看到這樣的統計數據,感到驚喜卻不認為是偶然,因為對均一這樣一個「希望每位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終身學習主動權」的非營利組織來說,始終希望善用數位科技工具,滿足學校師生需求並落實教育平權,所以早在疫情之前,只問專業不問難易,致力於跨領域串接資源,建構完善且充實的數位學習機制,想為台灣的教育新創鋪好路。

數位走進校園 學習走出教室

「停課不停學之前,我們跟均一在內的幾個線上平台合作,已培訓七、八十位種子教師,也介接好單一網站入口,方便老師一鍵就能成班,因此疫情期間使用量是之前的十倍。」二〇一九年開始與均一攜手開設師資培訓與認證研習班,新北市科技化學習扶助教學中心主任陳榮正觀察到,經由有系統的數位增能與經驗複製,加上平台課程內容逐步到位,越來越多老師認同數位工具,確實能替教學現場帶來助益,疫情只是順勢再推了一把,縮短發展與轉換歷程。

最早成為均一合作夥伴的新店國小許德田校長認同:「老師從不熟悉到熟悉需要花點時間,但是只要接受了,回饋通常非常立即。」以往教學方式最常見的困擾在於,為了搶救部分學習落後學生,老師必須全班一起重新教起,如今藉助持續整合與擴增的數位學習平台,可以隨時從管理後台得知每位學生評量狀況,進而依據不同能力程度,引導觀看進階課程或者複習影片,實現以往難以負荷的差異化教學,將教育核心價值導回到學習力啟發。

這也是呂冠緯堅信均一搭建的「不是數位平台,而是協作平台」,尤其要不要採用數位教學模式,老師擁有較高的自主決定權,一旦覺得麻煩、準備不足或缺乏信心,通常會維持傳統慣性,因此三級警戒雖然給教育現場帶來震撼,卻有機會印證藉由資源共享、官民協力,甚至跨代與跨專業的合作,能夠發揮「滾雪球」效應,協助更多老師擁抱無痛變革,讓數位走進校園、學習走出教室,縱使未來再有突發狀況,不必擔心阻斷莘莘學子的學習腳步。

善用數位教育平台實現差異化教學,啟發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快樂學習。(圖片提供/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建立協作機制 落實數位學習

當然教育政策由政府主導負責,不過呂冠緯強調:「非營利組織有重要使命跟道德責任,除了直接提供服務,還要幫助整體教育生態系變得更健康。」畢竟台灣市場規模小,開發數位學習內容與服務模式相對辛苦,必須長期挹注資源才能見到成效,所以均一用了九年時間,每三年為一個里程維度,循序建構良性循環運作機制,包括第一階段先以使用者需求為中心,打造穩定可靠的線上學習平台,第二階段擴大教育生態系,引進Scratch程式設計課程、Code.org一小時玩程式活動等國際資源並予以在地化,第三階段再確立官民協力模式,前進各縣市落地深耕,營造對每一位老師跟每一位學生都友善的數位學習環境。

如今,隨著數位學習已然在教育現場觸發改變契機,均一也將邁向第二個十年,呂冠緯希望有了傳善獎的支援與支持,在台北、新北、苗栗與屏東等四個長期合作關係密切的縣市,不僅繼續擴大培訓教師量能,以及優化平台涵蓋全課程科目,「更重要是建立政策調整的數據治理機制,透過一次次與政府對話的協作會議,明確掌握影響力道跟發展方向」,假如在這些積極鞏固學生基本學力的高資源需求地區,可以達成健全教育體制的策略目標,那麼台灣其他地區一定都做得到,全面性形塑數位時代的學習樣貌。

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
停課不停伴 弱勢家庭缺口適時補位

對照NCC數據,今年九月底全台灣行動通訊用戶達二九五四.四萬,在平均每人擁有一.三台智慧型行動裝置的「人手一機」時代,理應不存在「數位落差」才對,然而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大家被迫遠距上班或上課後,愕然發現並非所有軟硬體資源都做好準備,距離「數位平權」仍有一大段路程需要追趕。

「家裡有我跟姊姊、弟弟三個人,可是只有爸爸一台手機,有時候上的課不一樣,會想說到底誰要先用。」平日放學後會加入小草書屋陪讀班的小慈,因為是父親獨自扶養三姊弟,無法像經濟較為優渥的家庭,可以同時擁有電腦、平板與手機等多台連網裝置,導致全國三級警戒「停課不停學」初期階段,差點無法順利進行居家遠端學習。

從最基本的社區陪伴開始,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將服務延伸到社區產業與就業,協助推動地方創生轉型,未來將透過跨域合作模式串聯各界資源,服務更多弱勢家庭孩子。

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秘書長林峻丞,也是小草書屋與青草職能學苑創辦人,正是在各級學校宣布實體課程調整為遠距模式時,看見長期提供課後陪伴及職能培育的四十幾位弱勢家庭孩子,有超過半數像小慈一樣,「家裡沒有相關資訊設備,也還沒學習到使用數位網路的資訊能力」,置身在貧富不均、資源不足、機會不公等多重困境裡,為了維護他們應有的受教權益,於是短短一個月內,向社福機構與企業募集到二十四台平板與筆電,由書屋老師送往家中並協助完成網路設定,再將原有的陪伴與培育課程改為線上互動,確保關懷輔導不會中斷。

共組支持系統 擴大合作網絡

「弱勢家庭孩子面臨的都是複合問題!」教育部統計二〇一八年全國中輟生共三一三七位,新北市為七五四位,人數是全台最多。十五年來林峻丞返回故鄉三峽,一路成立甘樂文創、創設小草書屋以及打造青草職能學苑,無非是察覺到許多孩子因為家庭功能不足,必須提早離開學校,不斷陷入惡性循環之中,所以希望連結多元資源共組支持系統,引領他們學會用自己的雙手翻轉未來,即使疫情襲擾阻撓,仍積極集結眾人之力,希望擴大正向合作網絡,不願輕易按下暫停鍵。

身為網絡裡的一份子,不畏五、六月炎熱高溫,戴上口罩東奔西跑,就是想把平板或筆電快點交到孩子手上,書屋老師廖彩茹深有所感:「書屋最重要任務就是陪伴孩子!」特別是防疫期間難以面對面交流,便得想盡辦法快速應變,確保課業輔導、餐食支持與身心關懷都能夠延續,畢竟弱勢家庭的經濟壓力與親子關係,容易因為停班停課變得緊繃與不安,需要暢通的聯繫管道,及時看見需求、解決問題。

例如以往孩子下課來到書屋,除了寫作業也會共享晚餐,但是回到自己家裡,有些父母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工作,連基本的三餐溫飽都成奢求,所以林峻丞決定主動出擊,一方面募集數位資訊設備,一方面與賣場、電商甚至在地小吃店家合作,取得比以往更豐富多樣的肉品、蔬果、乾糧與便當等捐贈物資,讓這群弱勢家庭孩子與他們的家人,在幾乎足不出戶的日子裡,知道自己沒有被遺忘,有強力後援守護著。

書屋老師們快速應變,透過社群平台建立即時支援管道,將民生物資及線上學習設備直接送到家中,讓大三峽區域的弱勢家庭,不致因疫情影響而陷入急難困境。

推動教育創生 深化培育機制

無論學習或生活資源的匱乏,對弱勢家庭來說是一直存在的現況,只是疫情緣故更加突顯,想具體改善又協助增能,有家族事業經營經驗、明白資源串接重要性的林峻丞指出:「我們十多年來,看到了鄉鎮發展的困難,想真正翻轉在地弱勢兒少,必須從解決鄉鎮面臨的問題切入。」

目前透過教育體制以及社區陪伴,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固然重要,但通常是到外地生存的競爭能力,不是在改變家鄉的創新能力,林峻丞以桃園復興鄉為例,如果孩子願意留鄉壯大水蜜桃產業,既有課程沒有傳授栽種技能,也沒有涵蓋經營電商通路的產銷知識,「那麼鄉鎮留不住人才,地方產業將持續沒落」,他的解方是搭建教育創生平台,陪伴社區裡的孩子,也培育社區裡的人才。

林峻丞提起最初返鄉扶助的第一批孩子中,一路從國小陪伴到高中畢業的小凱,後來便引導他加入甘樂文創創設的社會企業,提供職能訓練與工作就業機會,現在已是擁有一技之長的豆製品師傅,「過去幾年,我們在三峽建構的陪伴服務,延伸到了社區產業與就業,協助推動地方創生轉型」,並且確認這是一條可行的運行路徑,未來三年在傳善獎支持下,除了充實書屋陪伴資源,提升學苑培育量能,更將尋求共榮共好,藉由跨域合作擴散這套成功模式,「因為這樣才能不斷滾動社區支持系統,服務到更多弱勢家庭孩子。」

勵友中心》
最後防線 青少年輔導關懷不中斷


被這場疫情打亂的,不單是大人習以為常的生活節奏,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歷程,也產生深遠影響,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於今年六月公布的「兒少疫情中身心與生活適應調查報告」,五成國高中生因為無法常與朋友見面感到失落,四成七則在未來規劃環節感到焦慮,顯示停課不停學與減少外出等防疫措施,對兒少身心健康帶來壓力。

長期耕耘社區,針對有潛在需求的青少年,提供課後照護與多元學習活動,勵友中心執行長吳易峰有同樣觀察,因為基於防疫考量,據點暫停對外運作,但是整體服務量並未減少,許多長期陪伴的孩子,甚至以往沒有接觸過的孩子,都面臨家庭、學習、生活型態改變的適應難題,期盼有人傾聽他們的感受,給予適當指引。

「在這段疏離時期,他們最渴望的是人際關係,但無法舉辦實體活動,只好強化數位接觸管道。」吳易峰指出活動力十足的孩子,終日待在家裡哪兒都不去了,情緒張力逼近臨界點,勵友不想被動等著問題發生,除了一通通電話關心近況,再募集蔬菜箱或二手電腦送往弱勢家庭,幾位跟兒少年齡相近的社工,更是搖身一變成為「實況主」,每天在社群平台上開設直播聊天室,舉凡遊戲、刺青、改車、愛情等議題全不設限,一方面作為孩子調節情緒、宣洩壓力的出口,另一方面在維繫情感過程中,盡可能探究他們正在經歷的煩惱。

與高關懷需求孩子年齡相近的社工,透過數位溝通方式提供更即時的輔導服務。(圖片提供/勵友中心)

強化數位溝通 打破時空隔閡

對於這群十幾歲的「數位原生世代」,「數位溝通」在疫情期間確實產生效果,站在兒少服務第一線的勵友中心主任張怡芬指出:「有些孩子是內向、悶在家裡的,以前做外展工作不太容易碰到。」還好在直播聊天室裡,經由熟識同儕相約告知,他們現身也現聲了,「有的孩子一上線就直接說『你可以幫我嗎』,爸爸因為疫情失業,明天家裡沒有東西可以吃」,比起以往需要交心許久建立互信關係,如今可以立即詢問並取得回饋,著手進行緊急處置。

張怡芬再提起三級警戒的某一天凌晨五點,「有位高中學生的母親,把女兒推倒櫃子、剪碎棉被、折斷眼鏡的照片傳給我,之前從未看過她行為如此暴力,就只是被念了幾句不要在家一直吃東西,引發激烈爭執。」當下於是利用社群軟體,開設兩個一對一聊天視窗,分別引導母女保持冷靜,同時試著扮演關係修復者角色,讓她們看見彼此的善意,不會鑽牛角尖走向極端。

「所以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吳易峰跟張怡芬異口同聲表示,雖然實體課程停止,學校無法通報轉介需要輔導的學生,勵友仍然抱持「哪裡孩子有困境,我們就往哪去」的積極作為,希望解決背後真正的問題,尤其青少年在居家防疫期間,遭遇家庭暴力與網路性剝削比例升高,必須及時搭救與保護,加上成長期的心理迷惘與不確定性,非常需要良好有效的溝通機制,才能給予足夠的鼓勵和勇氣。

重視溝通互動 引導適性發展

「高中課業壓力大,不想讀書只想畫畫,因此選擇自我封閉,逃避家人,逃避學校,也逃避自己。」曾經是中輟生的柏勝,九年前認為不被全世界理解的時候,只有勵友鍥而不捨透過各種管道,鼓勵他朝著藝術創作發展,以及陪伴他取得父母同意,從普通高中轉學至復興美工,透過畫筆找回快樂與自信,甚至後來同樣支持他做的決定,大學休學提早步入職場成為設計師,走出一條不害怕跟別人不同的成長路徑。

張怡芬強調勵友的使命在於:「引導孩子正向發展,更認識自己,找到熱愛的事物。」無論是不是在疫情期間,因時制宜變通接觸、溝通與交流方式,希望他們不覺得孤單,知道有一群人努力鏈結多方資源,包括籌辦才藝社團活動,邀請職業達人分享經驗,或媒合職場實習友善店家,都是想提供啟發學習、探索興趣、規劃生涯的適性發展機會,培養青少年具備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有朝一日成為想成為的樣子。

愛畫畫的柏勝,透過勵友的輔導與支持重拾回快樂與自信,進入職場成為視覺設計師後,無償為中心繪製一系列宣傳文宣,期盼有更多孩子能得到幫助。

這也正是勵友再次獲得傳善獎支持,接下來三年計畫推展過程中,特別邀請陪伴兒少組成社群經營團隊的原因,吳易峰表示:「這次計畫稱為二.〇,是想跨越時空限制,擴大影響層面,將實體服務延伸到數位平台。」青年世代在網路領域,勢必能夠游刃有餘發揮創意才能,加上藉由協同合作模式,可以進一步培養解決問題、自主學習、人際連結的態度與能力,未來不管回到學校或開始工作,對生涯規劃肯定受益良多。

第七屆傳善獎得獎機構

●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 揚生慈善基金會
● 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
●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勵友中心
●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黎明教養院
●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更多得獎機構介紹
請上傳善獎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