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曾經在金錢上感到困擾的自己,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我以前在金錢方面的所有觀念都是錯的」!
有錢人和沒錢的人之間的差別,不僅僅是實際上擁有的金錢數量不同,而是對金錢的心態和對事物的觀點完全不同。
我之所以能夠擁有現在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特別的才能,而是因為「改變了對金錢的看法」。有人會說:「金錢並非人生的全部。」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但有錢的話,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生中的煩惱也是一個事實。
- 「工作很痛苦」→有錢的話,根本不用做不喜歡的工作。
- 「和家人相處不睦」→花錢改善環境或將家務外包,多數的問題都能解決。
- 「想變漂亮」→花錢做醫學美容或保養,就可以擁有漂亮的外表,「美麗」是可以打造出來的。
為了讓家人和自己所重視的人們過得幸福,金錢非常重要。有錢的話,就可以和他們一起擁有更多幸福美好的體驗。若是看到身邊有人需要幫助時,也能伸出援手。換句話說,大多數女性的煩惱,都是只要有錢就能解決。
10年前,當我意識到這一點後,便開始努力認真面對金錢,用正確的方式賺錢和花錢。現在的我,即使每年賺超過4億日圓,但也會在當年全部花掉。這在一般人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作法,但我正是在過著如此豐足富裕的人生。
看我這樣的花錢方式,經常會有人驚訝的問到:「妳花這麼多錢,要是沒錢了怎麼辦?」
但我相信,無論在什麼時間、在任何情況下,我都能再賺到那麼多錢,所以對花錢毫無恐懼。這是因為我在過去十多年裡,即使多次陷入無錢的困境,依然全力以赴學習金錢真相的結果。
正如前面提到的,富有的人和不富有的人之間,最大的不同不是具體存款金額的多寡,而是對金錢的心態和對事物的看法截然不同。
曾經的我,薪水不高、沒有特別的天分、也沒有富裕的家庭背景,不能嫁給高收入、在大企業工作的高規格男性,因此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成為有錢人。
但從自己賺取第一個10萬日圓開始,逐漸階段性的增加到100萬、1000萬、5000萬、1億、4億⋯⋯,到全部花掉的這個過程,讓我了解到一些事。那就是不管現在處於什麼狀態,任何人都能靠自己變得富有。
儲蓄、節約、清貧已經不再是美德
在日本普遍流行的是「省錢才是王道」的精神。如果是相同的東西,應該選擇便宜的那一個,能不花錢就不花錢,儘可能節省⋯⋯。
我們從小在家裡、學校和公司,都被嚴格教育要節省。「浪費」這個詞彙已經成為世界共通語言,從保護地球的角度來看,不可否認的,這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文化。但是如果凡事都認為節省才是王道,那單純只是停止思考而已。
在自己變得有錢後感到震驚的是,幾乎所有傳播媒體都在大肆宣傳「便宜的就是好東西」這樣的訊息。譬如「這個居然只要○○日圓!」、「每餐低於100日圓的食譜」、「百圓店的豐富多樣商品」等。旅遊指南上,也會先介紹花費最便宜的交通工具。
大眾媒體竟然如此堂而皇之的灌輸大眾「便宜即是正義」的觀念。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就持續接收這種優惠折扣的資訊,自然而然認為「便宜和優惠才是王道」。
不過,例如百圓商店的馬克杯,雖然便宜,但設計、圖案和質感不是通常都很俗氣嗎?明明自己一點都不喜歡,卻因為覺得「只要100日圓就別計較吧」而買下來。
但我認為,與其買這種感覺很俗氣的百圓店馬克杯,還不如花1000日圓買個漂亮的馬克杯比較好。絕對不會因為你買了1000日圓的東西,就變得很窮困,區區900日圓的差價,卻可以讓自己每天過得更加愉快。
我們應該根據自己感受到的價值來使用金錢,而不是單純考慮價格,更應該多了解「為了讓自己每天過得愉快」而花錢的價值。
了解自己覺得對什麼東西有價值?重視什麼樣的價值觀?使用金錢的方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 對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花錢。
- 對自己感到沒價值的東西不會消費。
以上這兩點,應該由自己一一仔細思考再作決定。
究竟為什麼,我們會被灌輸節約是件好事的觀念呢?這是因為像過去的我曾經深信只能靠嫁給有錢人才能變得富有,無法靠自己努力變得有錢一樣,整個社會灌輸給我們:「你不可能靠自己提高收入!所以你應該思考怎麼節省花費,而不是去想如何提高收入。」
在假設收入無法提高的前提下,為了維持生活,只能選擇便宜的東西。因此,選擇便宜貨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但事實並非如此,首先要切換成相信收入可以靠自己提高的思維。然後,慢慢逐步摸索靠自我能力提高收入的方法並積極實踐,才是重要的關鍵。
*本文摘自新樂園出版《從低薪不順到金錢順流的每一天》
《從低薪不順到金錢順流每一天: 打破金錢詛咒七步驟,實現財富增長、開展事業、人生強運開掛!》
作者:小田桐麻氣(小田桐あさぎ)
譯者:陳維玉
出版社:新樂園
出版日期:2025/03/25
作者簡介
小田桐麻氣(小田桐あさぎ)
Adorable株式會社代表。
1983年出生於札幌。從小在嚴格的母親教育下長大,表面上看起來是個乖孩子,但在就讀升學名校的高中時突然變叛逆,開始出社會工作。在20多歲時雖然換了多次工作,但收入一直低於每月20萬日圓;30歲之後,年收入達到500萬日圓左右。
在懷第一個孩子的孕期時開始寫部落格,因反應熱烈,收到大量情感諮商的需求,便開始創業。之後,她為了在工作、感情、婚姻和育兒方面有煩惱的女性開設講座課程。在8年之中,有超過1700名女性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斷有學生透過經營副業或創業獲得財務上的自由。
2021年,她和家人移居杜拜,目前年營業額達4億日圓。她有兩個孩子,分別是8歲和3歲,也沒有對孩子感到焦躁或與先生吵架不合的情況。著有《從我必須做好這件事的心態畢業》和《停止不做討厭的事之後》(WAVE出版)。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