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電視在《紀錄》(다큐온)節目上播出的影片,標題為「3位愉快同居的奶奶」,內容講述了當時68歲的3位同齡女性老人共同生活的故事。

雖然和朋友們共同生活並一起變老的故事很有趣,但她們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她們聚集了村裡的獨居老奶奶,在家開設繪畫教室、表演打擊樂、一起探訪美食店家等,親自打造自己想生活的村莊。

從2021年開始,附近共同育兒的共同體「山北小遊樂場」的孩子們,每隔一周就會到她們的家——「鹿頸香」,在大片的草坪上奔跑、玩水槍遊戲。邁入老年的3位女性彼此依靠著生活,她們關懷擁抱村裡的老人,接著再把這份照顧的心擴大到孩子們身上。

3個人200歲的晚年生活 

2009年,沈在植(심재식)偶然透過旅行結識的朋友介紹,買了一塊地來蓋房子,並和自己的50年知己李慧玉(이혜옥)共同生活。幾年後她們又在村裡結交到朋友李京玉(이경옥),之後李京玉也加入,3人開始一起生活。

一生不婚的沈在植和李慧玉在同一家公司擔任管理理事長與廠長。李京玉表示,丈夫去世後,原本獨居的房子突然要被賣掉,就決定暫時待到找到房子為止,結果就一直住下來了。

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經常會幻想老後的田園生活,但馬上放棄的決定性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家附近沒有醫院。沈在植表示:「實際生活過後,就會發現那只不過是無謂的恐懼。」

「來到這裡之後,我和李京玉的鼻炎問題就消失了,因為空氣好,又常常運動。在城市裡,我們每個月去2、3次醫院,而在這裡,大概一年才去2、3次吧?首先,附近有衛生所,大醫院離這裡需要30到40分鐘,其實花的時間跟首爾也一樣啊,醫院遠一點也不會感到不方便。」

3人分別管理各自擅長的事,沈在植和李京玉主要負責飲食與打掃,李慧玉主要負責院子和管理樹木。雖然共同生活,但她們各自擁有獨立的房間和車子。她們都是領年金過日子的人,每人每月拿30萬韓圓(約新台幣7000元)作為共同生活費。

沈在植也提醒共同生活的祕訣:「若想一起生活的話,要是奇數會比較好,如果全體人員是雙數,就很難表決。」李慧玉說:「3人一起生活,多虧了彼此的照顧,我們建立起了明確的信任。」相互照顧並非什麼了不起的事,只是一起準備健康的飲食、一起照顧日常起居、一起擔心困難的事情,但相互照顧所創造出的日常差異非常大。

在共同生活前曾努力抗癌過的李京玉表示,她感受到了很大的差異。「我獨自生活了14年左右,3人能一起生活真的很幸運。自從住在這裡以後,我會按時吃早餐,生病就互相照顧、幫彼此拿藥,這部分真的很好。獨居的時候就只能一個人難受,別人不會知道。但住在這裡能看到朋友們替我擔心,讓我覺得:『啊,有這麼替我著想的朋友,就像媽媽一樣。』心裡也會舒服許多。還有,共同生活這件事,最棒的部分就是旅行。獨自生活時,即使心裡想去旅行也不會有那個念頭,但因為是3個人住一起,就會直接說:『欸,走吧!』隨時都可以去玩。」

一輩子過著不同生活的人要共同生活並不容易。沈在植說:「當我們還是朋友時,我以為彼此已經很熟了,但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後發現,100件事中有99件的意見是不一樣的。

「要是我年輕一點的話,我們早就分開了。之前我要搬來這裡時,大姊反對說:『幹嘛去山谷過與世隔絕的生活。』但當我覺得3人一起生活很累,想要分開時,姊姊們卻又反對說:『你會餓死。』這句話好像也是對的,因為不知道該拿這個大房子怎麼辦,所以還是得忍耐。然而到了70歲,心態就變了。吃飯時看著她們的臉我會突然想,我們3人之中一定有人會先走,那我會活到什麼時候呢?就產生了我想在有生之年好好對待彼此的深情想法。

李慧玉幫腔說:「只要對我的人生沒有太大影響,即便看到不順眼的事,我也會裝作沒看到,這就是隨年齡增長所習得的能力。」

「即便告訴對方自己看了不順眼,2人也只會打起來而已,怎麼可能去贏過對方呢?雖然不曉得忍耐和放棄的分別,但這個年紀一個人生活又有什麼好呢?3人一起住還是比一個人住好,所以就讓事情過去吧。只要不去在意朋友與我的不同之處就行了,只要不在乎就不會爭吵。」 

鄰里的相互照顧

李慧玉偶爾會開著熟人給的二手廂型車,帶著村裡的8位獨居老奶奶一起去一趟美食之旅。不僅如此,鹿頸香還會經常舉辦讓村裡老奶奶們參與的農樂、打擊樂與繪畫等課程。

從2014年開始,原本和村民們邊喝咖啡邊聊天的聚會逐漸發展成社團聚會,2015年把菜園改為草坪後,家裡的院子就成了村裡的遊樂場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禁止室內聚會,2020年從春天到秋天,她們都是在院子裡搭天幕繼續經營戶外天幕教室。一到前院教室上課的日子,李慧玉就會開著廂型車去把老人家載過來。教學器材與聘請講師的費用,有農漁村希望財團和驪州市終身學習中心的補助。

這個不曾在敬老院舉辦任何學習活動的村子,隨著鹿頸香的進駐,村裡的老人家了解到學習的樂趣。畫展和打擊表演對他們來說都是第一次,某位老奶奶生平頭一次拿起色鉛筆,就是在院子的課堂上。從2021年開始,山北小遊樂場的孩子們隔周會來玩,老人家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做零食給他們吃,這又成了鹿頸香的另一項工作了。

「大家會以為鄉下的孩子們應該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但事實並非如此。孩子們只是去學校和補習班而已,孩子們能聚在一起的空間太小了,所以我就讓他們來這裡玩。孩子是我們的小小朋友,他們會玩到晚上媽媽來接他們為止,希望這個村子能夠成為讓大家一起帶著孩子們搬來的地方。」(沈在植)

為孩子們準備的零食費每月需要20萬韓圓(約新台幣4700百元)左右,這項費用就由她們3人負責。3人不僅要共同生活,還要花費金錢、時間、精力進行村裡的共同體活動,她們這麼做的理由其實很單純,因為很好玩。

「我是因為好玩才和居民相處,是為了繼續做有趣的事才會這樣做的。2022年已經做第7年了,這都是沒有事先計畫的,想嘗試的話就當下直接行動而已,試一下才知道。」(李慧玉)

今後會怎麼樣呢?當被問到有什麼計畫時,3人搖搖手表示她們對未來沒有任何想像和計畫。

「我們現在70歲了,明天都可能會死掉,還要計畫什麼呢?工作時寫的報告也不會百分之百執行啊,我們也是一樣,這個院子一開始是菜園,現在變成草坪了,大家就在這裡玩耍。明天會變怎樣也不知道,我們真的沒有計畫,只有『試一次吧』這類當下的願望。對於來這裡玩的孩子們,我也不抱什麼期待,只要他們長大後記得,以前農村的3個奶奶對我們很好,我們也要好好對待別人,這樣就可以了。我們就是因為好玩才這樣做,想到什麼就去嘗試,能做就做,僅此而已。」(沈在植)

她們搬來時原本只有18戶的村子現在變成了30戶。雖然她們保守的表示:「這不能說是我們的影響。」但從她們居住的朱綠里三號區的戶數增加量來看,她們引起的照顧良性循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她們在村裡一起變老,相互照顧的風氣也在村中穩固的照顧基地裡成長著。

*本文摘選自今周刊出版《SOLO女子圖鑑

書籍簡介


《SOLO女子圖鑑:獨活不獨行,自在變老的全方位指南》

作者: 金熹暻 김희경
譯者: 陳思瑋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4/09/26

作者簡介
金熹暻(김희경)

紀實作家。

首爾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曾擔任《東亞日報》(동아일보)記者、「Save the Children」權利宣導部長/事業本部長、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助理、性別平等和家庭部副部長。從2023年開始,成爲江原大學文化人類學系客座教授,講授家人、親屬和媒體的故事。著作有《異常的正常家庭》(이상한 정상가족)、《女性的工作:重新整理》(여성의 일, 새로 고침)(合著)、《這是我的人生》(내 인생이다)、《我的聖地亞哥,獨自一人也共同前行之路》(나의 산티아고, 혼자이면서 함께 걷는 길)、《賣座電影的再構》(흥행의 재구성)等。

她對解讀人們的行為模式、觀察社會現象,以及思考如何改變這些事物有濃厚的興趣。然而,從她的著作列表可以看出,她並非只堅持鑽研某一領域。每當某個領域引起她的興趣,便會投入其中,透過親身體驗和提問來撰寫書籍。儘管涉獵多個領域,但她始終專注於,個人及群體思想所創造的變化與成長的故事。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