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社會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見一些貴人。有人把我們拉出生活的泥潭,有人幫我們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了報答恩情,我們通常會選擇請客吃飯,或送上禮物。

但有能力幫助我們的人,誰又真的在意一頓飯和一個禮物呢?就像有句話說:「一頓再好的飯也能用金錢來衡量,但恩情這件事,沒辦法對比,也不可能還清。」

恩情中最難得的,不是他人的善良,而是其中的溫情,因為對方根本沒有義務。倘若你隨意還之,無非是低看了這份情意。

對你有恩的人,別再用請吃飯和送禮的方式報答,不妨學學以下這3種方式。

1.雨天,為對方撐傘

在電視劇《風吹半夏》中,有一個令人難忘橋段:

大學生小蘇經哥哥介紹,在許半夏的公司剛走上正軌不久,便到許半夏的公司上班。許半夏讓小蘇自己選擇心儀的職位,小蘇是學資訊的,他想將自己的專業學以致用,於是提議為公司接入網際網路,需要一筆預算。

可當時是90年代,中國用電腦的企業還很少,加上小蘇剛大學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就連小蘇的哥哥都說他瘋了,公司的財務也不看好。許半夏卻果斷同意了,並為小蘇單獨成立一個部門,並給了充足的預算。其實許半夏也不懂網路和電腦,但她選擇相信小蘇。

後來,小蘇在研發另一項新科技時,又因資金不夠遇到了瓶頸,他無奈再次找到許半夏。這次所需的資金金額更大,所有人都覺得小蘇獅子大開口,但許半夏這次仍堅決看好小蘇。小蘇有了這筆資金的支持,很快研發出新科技,還與一家德國知名企業簽訂了大合約。

然而,就在小蘇事業剛有起色的時候,許半夏的公司卻陷入了資金危機。小蘇得知後從德國匆忙趕回來,顧不上時差就來到許半夏的辦公室,說會把所有的錢送過來。

許半夏聽完很驚訝,她知道做網路事業是小蘇的夢想,所以她說:其實我在心裡盤算了很久,誰會是第一個借我錢的人?我想了很多人,但沒想到會是你。小蘇回答道:「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您相信我,所以不管你現在面臨怎樣的困境,我一定竭盡全力幫你。」

無論是誰,都會有下雨沒帶傘的時候,報恩的好時機,莫過於雨天為對方撐傘。

三毛說過:「雪中送炭,貴在真送炭,而不是言語勸慰。炭不貴,給的人可真不多。」多數人報恩都只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一句「以後有事叫我」或「它日一定報答你」,就草率了事。真正付諸行動的人寥寥無幾,也正是因為稀少,所以才會顯得格外觸人心弦。

他救你於關鍵時刻,你助他於危難之時,這便是情誼的完美正向循環。

2.晴天,給對方鼓掌

無意間看到一位網友感慨,他說:最無奈的就是別人幫助了自己,自己卻沒有幫得上忙的地方,時間久了,就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是呀,對於心懷感恩的人而言,無法回報確實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們時常覺得,別人對我們伸出援手,我們也要用同等的方式回報。但很多時候,恩情是無法對等交換的,縱使你有心也未必有能力和機遇。不過幫不上對方,並不代表無法回報。

答謝的方式有很多種,縱使你無法在雨天為其撐傘,至少可以在晴天為對方祝福。在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劉德華曾當著眾多明星的面,鄭重的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導演徐克。

劉德華說,他只和徐克合作過一次,但徐克帶給他很大的收穫和影響。透過與徐克的合作,劉德華學會了怎樣演戲,學會了怎樣挑選自己喜歡、觀眾也喜歡的劇本。同時,徐克還教會劉德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世界,使劉德華的電影生活更寬闊。

劉德華豪無保留的說出徐克對自己的提攜之情,在揭曉「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的獲獎人是徐克時,劉德華又立即走上前俯身和徐克擁抱,然後默默退到一旁為徐克鼓掌。劉德華把對徐克的恩情,融進了他的敬仰和掌聲中,這何嘗不是一種誠摯的答謝。

現實生活中,能幫到我們的人,往往都是比我們更厲害、更優秀的人。在他們的世界,晴天永遠比雨天多,高光時刻為對方鼓掌亦是心意。儘管世間從來不缺錦上添花的人,但有真心的加持,同樣彌足珍貴。

有一句流行語:「真誠,永遠是必殺技。」報答不在於多麼濃烈,而在於是否真摯。人有報答之心,哪怕一句感謝、一聲祝賀、一記掌聲,都無不在傳遞心中的感激之情。

3.陰天,常聯絡關心

生活就像冬季的天氣一樣,雨天和晴天較少,更多是平平無奇的陰天。越平淡的日子,越考驗真感情,畢竟時光容易沖散一切。

有位醫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她出生在農村,自小患有嚴重的遺傳性糖尿病,所以她大學下定決心要學醫。上大學的時候,她不想被同學同情或看不起,沒告訴任何人自己有糖尿病,因此她常獨自去醫院開藥,然後偷偷躲在廁所裡打胰島素。

有次她到醫院開藥,碰巧遇到帶自己的教授。在教授的詢問下,她說出身患糖尿病的事實,她以為教授會告知學校,沒想到教授不僅未曾對任何人提起,保護了她的隱私,還時常有意無意關照她。

教授知道她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又需要持續用藥,因此主動幫她申請了獎學金和助學奬金。有時候,教授還會請她當助理,讓她賺一些生活費,或拿一些調節胰島素的物品給她。

從大學到研究所,無論是學業還是生活,教授都給了她很多幫助。她內心很感激教授,但知道教授在物質上都不缺,所以也未曾正式報答過。不過每逢年節假日的時候,她都會去看教授和師母,彙報自己的情況,陪他們說說話。

畢業後工作了,她遇到疑難雜症也會向教授請教,教授總會無所保留的給出意見。她知道教授和師母喜歡逛公園,閒來無事也會陪他們一起到公園裡走走,給他們拍照留念。她說:每次看見教授和師母笑得很開心,我心裡就覺得很溫暖。

她和教授雖然是因恩惠結緣,但多年相處下來,感情早已超越了恩情,如今更像家人。恩情,往往只是緣分的起點,日常的關懷更為暖心,好的關係都離不開生活的見證。

心懷善意的人,未曾奢求過你的回報,你能記住他們的好,平常多來往已經足夠。報恩不急於一時,細水長流更顯深情。

你想報答一個人,不妨用感恩的心,為平淡日子增添溫度,把短暫的相遇昇華為長久關係。無論你是平庸還是閃耀,只要有心,總能找到合適的報答方式。雨天送傘也好,晴天鼓掌也罷,再或是陰天細訴家常,你努力回報的樣子都很動人。

紀伯倫(Gibran Gibran)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人與人的相互照亮。」

人生來孤獨,正是有了來自他人善意的幫助,我們才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將這份溫暖延續下去,成為彼此生命裡的一道光,恩情就完成了使命。這世間,沒有什麼比真情更可貴,別人有義你有情,便不負緣分!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授權轉載,原文:對你有恩的人,不要請吃飯,送禮,要學會以下3種報答方式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倪旻勤